[实用新型]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7792.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盖云;冷悦;马晓;黄根旺;马骏;王四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1/02 | 分类号: | G01C2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小 视场 组合 传感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包括大视场测星组件、小视场测星组件和盖板组件;大视场测星组件包括镜头组、滤光片组、大视场CCD组;在滤光片组的底部连接有挠性连接机构,所述挠性连接机构驱动滤光片组轴向转动;小视场测星组件包括卡式镜组、镜筒和CCD靶面组;所述卡式镜组固定在所述镜筒中,在CCD靶面组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滑轨,电机驱动CCD靶面组在移动滑轨中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在保证单星体精确测量的同时实现了多星体同时测量,解决了分时测量数据率低、小视场需要通过搜索建立初始零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
背景技术
天文导航是以已知运动规律的星体为参照,采用光电方式被动探测并得到星体位置矢量信息,通过建立在惯性系、载体系、导航系等多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解算确定航行体位置、航向、姿态等信息的一种高精度自主导航手段。
天文导航解算的前提是必须通过测量得到星体位置矢量信息。以往的舰船天文导航设备中,星体测量主要依靠小视场测星光学系统。小视场光学系统为典型的长焦距、小视场、小相对孔径的光学系统。一方面,小视场测星视场角通常只有几分,其测星窗口小,星图识别分辨相应较高,因而能够测得更高等的星体,得到更精确地测量星体数据。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其视场角狭小,其一次只能观测一颗星体,通过俯仰和方位伺服转轴的转位才能跟踪观测下一颗星体,因此其测星精度对双轴系统的角机动十分敏感。此外,小视场对不同星体的测量是在不同时刻上进行的,计算得到的导航坐标系偏差角存在一定的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在保证单星体精确测量的同时实现了多星体同时测量,解决了分时测量数据率低、小视场需要通过搜索建立初始零位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小视场组合测星传感器装置,包括大视场测星组件、小视场测星组件和盖板组件;所述大视场测星组件、小视场测星组件安装在所述盖板组件内;
所述大视场测星组件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安装的镜头组、滤光片组、大视场CCD组;在所述滤光片组的底部连接有挠性连接机构,所述挠性连接机构驱动滤光片组轴向转动;
所述小视场测星组件包括从前至后依次安装的卡式镜组、镜筒和CCD靶面组;所述卡式镜组固定在所述镜筒中;在所述CCD靶面组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滑轨,电机驱动CCD靶面组在移动滑轨中前后移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挠性连接机构包括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上套设有两个摩擦片,所述滤光片组压紧在所述摩擦片中间,远离电机轴一侧的摩擦片连接有调节弹簧。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大视场CCD组的前端固定安装有CCD座,所述滤光片组通过电机轴与CCD座挠性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滤光片组的外边缘上安装有限位销,在所述CCD座上安装有两个限位螺柱,所述限位销位于两个所述限位螺柱之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移动滑轨呈燕尾槽结构,所述CCD靶面组的底部安装在所述燕尾槽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CCD靶面组的底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燕尾槽内,在所述燕尾槽内设有用于锁紧CCD靶面组的顶部螺母。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小视场测星组件内部安装有干燥盒,在所述小视场测星组件的侧面安装有热风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7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的分格采样箱
- 下一篇:一种屏蔽电感生产用引脚弯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