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丝绸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8981.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沈叙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春隆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B26D7/18;B08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11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丝绸 生产 设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绸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具体涉及丝绸生产领域,包括滚轮,所述滚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部连接板和顶部排孔、底部排孔组合使用,使得通过底部连接板表面开设的卡孔,滚轮可以在卡孔的表面活动,又因为底部连接板为矩形又因为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开设有顶部排孔和底部排孔,此时通过顶部排孔和底部排孔能对内部进行吸排,使得堆积在内部的毛绒排出,防止长时间结垢,影响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丝绸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丝绸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
背景技术
丝绸,一种纺织品,用蚕丝或合成纤维、人造纤维、长丝织成;是用蚕丝或人造丝纯织或交织而成的织品总称,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以桑蚕丝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蚕丝和木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经线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纯桑蚕丝所织造的丝绸,又特别称为“真丝绸”;丝绸是中国的特产,汉族劳动人民是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那时从中国到西方去的大路,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目前丝绸面料在加工成品时要对其进行切割裁剪,裁剪下来的废料也要对其进行回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收卷辊对其进行简单的回收,当布料缠绕在收卷辊上时容易产生高低不平的现象,在存放时会占用空间,且现有的收卷辊的回收效率都较为低下,在使用时也缺乏灵活性,不能够根据裁剪量来调节收卷辊的使用个数,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丝绸面料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972109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丝绸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参考说明书附图5,该申请中通过带轮和皮带的传动下,电机驱动第二收卷辊转动,使得套在第二收卷辊的纸筒能够跟随第二收卷辊一起转动,同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排轮底部的圆轮会紧紧的贴合在纸筒的表面上,再将剪裁后的废料放置在纸筒表面,由于第二收卷辊的转动会将其缠绕在纸筒的表面,再在排轮的作用下,能够控制废料缠绕在纸筒表面上的平整度,同时也节约了存放空间采用了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进行配合使用,在第一收卷辊的右端设有六角空腔,六角空腔内部套有一个活动的六角连接头,可将六角连接头卡合在第二收卷辊左端的凹槽内部,此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齐,再通过使用定位销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使得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能够同时使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调控性,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运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
一、由于现有装置排轮,通过排轮可将废料缠绕在收卷辊上,但是废料的表面上因为排轮的表面上没有防护装置,使得废料容易和排轮镶嵌安装的活动轴缠绕在一起,使得工作效率下降;
二、由于现有装置设置有套筒和活塞杆,因为套筒和活塞杆的连接处会有缝隙,而在生产丝绸时会有绒毛飞出,此时这些绒毛会从连接处进入套筒的内部,长时间这些绒毛会将套筒堵塞。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丝绸生产设备的排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春隆喷织有限公司,未经桐乡春隆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89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绸生产用切断装置
- 下一篇:带塔基位移勘测放样功能的山区铁塔精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