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腕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8986.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89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王笑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在第一腕带本体和第二腕带本体之间连接有托载本体,托载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智能设备本体底端设置有卡凸,卡槽由相接的宽部和窄部组成阶梯状,卡凸由相接的垂直部和平行部构成L型;将智能设备本体与托载本体固定时,将卡凸插入卡槽的宽部后,将卡凸向卡槽的窄部推动和/或旋转,使得卡凸的垂直部推入卡槽的窄部,且卡凸的平行部推入了卡槽内的让位槽中,实现了智能设备本体与托载本体的固定;拆卸时按照反方向执行操作即可,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意更换腕带,阶梯状卡槽与L型卡凸的固定结构加强了智能设备本体与腕带固定强度,使得智能设备不易脱落,解决了智能腕戴设备更换腕带导致智能设备本体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手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腕戴设备的腕带及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智能腕戴产品中,有些产品设计为腕带与智能设备本体固定为整体的结构,这种结构设计单一,不能满足不同场合下的应用需求;有些产品为提高智能设备的多样性,通过过盈结构设计将智能设备嵌在腕带中,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场合或者喜好更换腕带,但腕带通常为硅胶材料制作,这种可拆卸替换的结构设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由于多次更换导致腕带与智能设备的配合出现间隙,导致智能设备容易从腕带上脱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腕戴设备,解决现有的智能腕戴设备因为更换腕戴导致智能设备本体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智能腕戴设备,包括:智能设备本体;第一腕带本体和第二腕带本体,具有相互连接的配合结构;还包括:托载本体,连接于所述第一腕带本体和所述第二腕带本体之间;所述托载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由相接的宽部和窄部组成阶梯状;其中,在所述窄部的内部开设有让位槽;所述智能设备本体的底端突出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凸;所述卡凸由相接的垂直部和平行部构成L型。
进一步的,在所述卡槽的宽部靠近窄部的一端向所述卡槽内部突出有限位凸。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卡凸具有四个,相应所述卡槽相对设置于所述智能设备本体底端。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四个,相隔分布于所述托载本体周侧;所述卡凸具有两个,相应所述卡槽相对设置于所述智能设备本体底端周侧;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槽内部突出有所述限位凸。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为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托载本体为平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一端连接有限位筋。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腕戴设备还包括:O型圈;所述智能设备本体的底端开设有过盈安装所述O型圈的O型圈槽。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平行部的端部呈弧形。
进一步的,所述卡凸的垂直部的厚度向其端部方向逐渐减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腕戴设备中,在第一腕带本体和第二腕带本体之间连接有一托载本体,托载本体上开设有卡槽,智能设备本体底端设置有卡凸,卡槽由相接的宽部和窄部组成阶梯状,卡凸由相接的垂直部和平行部构成L型;将智能设备本体与托载本体固定时,将卡凸插入卡槽的宽部后,将卡凸向卡槽的窄部推动和/或旋转,使得卡凸的垂直部推入卡槽的窄部,且卡凸的平行部推入了卡槽内的让位槽中,实现了智能设备本体与托载本体的固定;拆卸时按照反方向执行操作即可,使得基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腕戴设备,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意更换腕带,阶梯状卡槽与L型卡凸的固定结构加强了智能设备本体与腕带固定强度,使得智能设备不易脱落,解决了现有的智能腕戴设备因为更换腕带导致智能设备本体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8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整孔径的办公用打孔器
- 下一篇:一种车载电源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