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360.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4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宫亮;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电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胡昌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经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薄膜 感性 耦合 滤波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包括本体以及开设在所述本体上侧面的两个前后设置的耦合凹槽,所述耦合凹槽由本体的所述上侧面贯穿至下侧面。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更小的耦合量,解决常规弱耦合方式在实现很小耦合量无法加工的问题,从而实现超窄带宽的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波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业界对于电子器件小型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无线通讯产品向着短、小、轻、薄等方向发展;频谱资源越来越稀缺,导致系统处理信号时,对抑制要求更高。
现有的滤波器,一般中、宽带宽的滤波器采用腔体滤波器很容易实现,而实现窄带宽则都是采用高Q值的介质滤波器。为了实现弱耦合,即实现超窄带宽,往往在介质滤波器的开路面开设凹槽,但当耦合量需求很小时,常规的开槽方式也无法达到。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相对设置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以及相对设置的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前端面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调谐通孔,所述调谐通孔由所述前端面贯穿至所述后端面;所述上侧面靠近所述前端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所述上侧面上开设有前后设置的两个条状的耦合凹槽,所述耦合凹槽由所述上侧面贯穿至所述下侧面;其中,所述前端面为开路面,所述后端面、左侧面、右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以及所述调谐通孔的内壁上涂覆有导电膜;所述耦合凹槽的内壁无导电膜。
优选的,所述本体包括相互拼合的左本体和右本体,两个所述调谐通孔分别开设在所述左本体的前端面和所述右本体的前端面中心;所述左本体和所述右本体相互面对的内侧面上开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槽体;两条所述槽体沿垂直于所述调谐通孔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槽体由所述左本体和所述右本体的上侧面贯穿至其下侧面;当所述左本体和右本体拼合后,所述左本体的两条槽体与所述右本体的两条槽体围成所述耦合凹槽。
优选的,所述左本体和所述右本体的上侧面靠近其对应前端面和外侧面的一侧开设有间隔凹槽,所述间隔凹槽内无导电膜,所述间隔凹槽将所述上侧面分隔出收发区域,所述收发区域构成所述第一输入输出端子和第二输入输出端子。
优选的,所述间隔凹槽呈L型。
优选的,所述导电膜为金属材质。
优选的,所述金属材质为银或者铜。
优选的,所述左本体和所述右本体的材质为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薄膜感性耦合滤波器,通过在本体的上侧面开设两个前后设置的条状的耦合凹槽,且所述耦合凹槽由所述上侧面贯穿至下侧面;能够实现更小的耦合量,解决常规弱耦合方式在实现很小耦合量无法加工的问题,从而实现超窄带宽的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本体和右本体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技术方案做具体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电通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电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3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曝气池用防逆流导管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吸抽水功能的离心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