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79996.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1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孔树江;李松林;庄华良;闻海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7 | 分类号: | C02F11/1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染 污泥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进料斗外侧设置有带有圆形孔洞的提把,用于搬运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包括底座、支架、旋转轴一,所述的旋转轴一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的旋转轴二连接有闸门,实现闸门的旋转,进而实现污泥的下料,所述的进料斗设置有限位柱,用于限制闸门旋转的角度,采用此设计结构,解决了当污泥下料时发生堵塞之后无法及时清理的问题,并有以下优点:所述的闸刀为圆弧形,使闸门关闭和打开更方便;所述的闸门外侧连接有限位杆,进行限制闸门的旋转角度;所述的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卡槽进行连接,可拆卸,便于清理与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厂离心脱泥下料过程中,从污泥脱出下落到泥饼输送泵虽然是一个很短的过程,但是往往因为污水厂各时期有不同工艺,经常需要调整脱出污泥的含水率。现有设备大多采用柔软的材料作为下料装置,也有采用现成的管材做下料装置。在污泥含水率不改变的情况下能满足生产要求,但在污泥含水率经常改的场合就容易造成下料装置堵塞。目前中国专利号为ZL 201721130490.2,专利名称为一种脱泥机缓冲下料装置,公开了一种脱泥机缓冲下料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伸缩调节机构、固定架,箱体中设置下料缓冲板与箱体底部铰连接,箱体顶部开放,下料缓冲板以上为进料口,箱体底部开放为下料口,下料缓冲板上有纵向活动轨道;伸缩调节机构安装在固定架上,伸缩调节机构顶端有滑轮,与活动轨道匹配,能有效减少污泥下料装置堵塞概率,延长下料装置的使用寿命。但其还存在以下缺点:当污泥下料时发生堵塞之后无法及时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其解决了当污泥下料时发生堵塞之后无法及时清理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下方设置有出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外侧设置有提把,所述的提把设有圆形孔洞,用于搬运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的进料斗设置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连接有闸门,所述的闸门包括闸门主体和闸刀,用于控制污泥下料的过程,所述的进料斗设置有限位柱,用于限制闸门旋转的角度。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架,所述的支架连接有旋转轴一,所述的旋转轴一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的旋转轴二连接有闸门,实现闸门的旋转,进而实现污泥的下料。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闸门包括闸门主体和闸刀,所述的闸刀为圆弧形,使闸门关闭和打开更方便。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闸门外侧连接有限位杆,当旋转角度过大时,限位杆会抵到旋转机构的底座,进行限制闸门的旋转角度。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料斗外侧设置有挂杆,用于悬挂物料袋。
进一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卡槽进行连接,其为可拆卸结构,便于清理与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印染污泥自动下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出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外侧设置有带有圆形孔洞的提把,用于搬运进料斗,所述的进料斗外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的旋转轴一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连接有旋转轴二,所述的旋转轴二连接有闸门,实现闸门的旋转,进而实现污泥的下料,所述的进料斗设置有限位柱,用于限制闸门旋转的角度,采用此设计结构,解决了当污泥下料时发生堵塞之后无法及时清理的问题,并有以下优点:所述的闸刀为圆弧形,使闸门关闭和打开更方便;所述的闸门外侧连接有限位杆,进行限制闸门的旋转角度;所述的进料斗与出料斗通过卡槽进行连接,可拆卸,便于清理与维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799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水压泵的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盾构机加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