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缠绕棉秆拔秆辊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0641.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2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廖培旺;张爱民;禚冬玲;宋德平;刘凯凯;邵蓉蓉;宫建勋;李明升;董敏;孙建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张天一 |
地址: | 2566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缠绕 棉秆拔秆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缠绕棉秆拔秆辊,包括拔秆装置、退秆装置和切割装置,拔秆装置包括拔秆滚筒、拔秆齿板、行走槽、导向轨道、轴套、固定导向座、传动链轮、端盖;退秆装置包括退秆板、连杆、退秆滚子、圆盘凸轮;切割装置包括圆柱凸轮、从动件、支撑座和支撑轴。拔秆装置将田间的棉秆从地里拔除并向后上方输送,退秆装置使拔除后的棉秆快速脱离拔秆齿板并使棉秆向后倾倒;切割装置将缠绕在拔秆装置上的杂草、棉秆皮等切断。本实用新型的防缠绕棉秆拔秆辊,使用退秆装置可避免在拔秆装置处产生拥堵;使用切割装置可避免杂草、棉秆皮等缠绕拔秆装置;综上,该防缠绕棉秆拔秆辊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棉秆拔净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缠绕棉秆拔秆辊。
背景技术
棉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前,棉秆收获主要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因此机械收获棉秆是常用的方式。但是,现有棉秆收获机械,尤其是卧式棉秆拔除机械,存在杂草、棉秆皮等缠绕旋转部件,棉秆不易脱离拔除部件的问题,导致棉秆拔净率和工作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缠绕棉秆拔秆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避免杂草、棉秆皮等缠绕拔秆,提高工作效率和棉秆拔净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缠绕棉秆拔秆辊,包括拔秆装置、退秆装置和切割装置,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圆柱凸轮、从动件、支撑座和支撑轴,两个规格相同所述支撑轴同轴安装在所述圆柱凸轮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的端部;
所述拔秆装置包括拔秆滚筒、拔秆齿板、固定导向座,所述圆柱凸轮位于空心的所述拔秆滚筒内且两者相对静止,位于所述圆柱凸轮的凸轮槽内的所述从动件的末端伸出所述拔秆滚筒并用于切断杂草或棉秆皮;两个所述支撑轴固定并穿过所述拔秆滚筒的两侧端盖,一侧支撑轴通过轴套安装在机架上,另一侧支撑轴通过轴套安装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固定导向座与所述拔秆滚筒的外周面相切并沿所述拔秆滚筒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拔秆齿板安装在所述固定导向座前端;
所述退秆装置包括退秆板、连杆、退秆滚子和圆盘凸轮,所述退秆板安装在所述固定导向座后端的导向槽内,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退秆板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退秆滚子连接,所述退秆滚子位于所述圆盘凸轮的凸轮槽内,两个所述圆盘凸轮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上且与支撑轴相对静止。
优选的,所述拔秆装置还包括导向轨道和行走槽,所述导向轨道安装在所述拔秆滚筒的内表面且沿所述拔秆滚筒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行走槽为开设在所述拔秆滚筒表面的矩形孔,所述导向轨道与行走槽一一对应设置,且两者与所述固定导向座在所述拔秆滚筒的圆周上间隔分布。
优选的,所述从动件包括滚子、从动座、滚动轴承和切割刀,所述滚子安装在所述从动座的一端且与所述从动座相对转动,所述切割刀通过螺丝安装在所述从动座的另一端且刀刃方向与所述从动座轴向平行,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对称安装在所述从动座两侧且中心轴方向与所述切割刀的刀刃垂直,所述滚子位于所述圆柱凸轮的凸轮槽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滚动轴承的一端位于所述导向轨道内且与所述拔秆滚筒的内表面相切,所述切割刀位于所述行走槽内,且切割刀露出所述拔秆滚筒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从动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从动件在所述圆柱凸轮的凸轮槽内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从动件与导向轨道和行走槽一一对应。
优选的,所述退秆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拔秆齿板的下表面平齐。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防缠绕棉秆拔秆辊,采用拔秆装置、退秆装置和切割装置配合作业,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棉秆拔净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未经滨州市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0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