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3366.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5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于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董大媛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食用菌 增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装置,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所述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盖体、罩体和底座,所述罩体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所述罩体设置有可伸缩波纹结构;所述底座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底座的环状结构外延设置有向下的凸槽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不仅能防虫、防鸟、防小型龋齿动物、保持野生食用菌菇体完整、减少损伤、减少畸形菇的发生率,还能延长土壤湿度的保持时间,促进野生菌生长,从色泽、光洁度和气味等方面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装置。
背景技术
野生食用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天然绿色食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它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生长环境纯野生、无污染、不打农药,但同时它们容易被昆虫采食,畸形菇和瘦弱菇的发生率也很高,目前针对部分名贵野生食用菌的保育促繁措施主要是通过围包山地、合理采摘等方式,但实际效果仍然不理想。
现有技术中,专利CN205848082U新型林下食用菌栽培保护罩所公开的装置结构复杂使用不便;专利CN209359174U一种可食野生菌防虫罩所公开的装置只限于防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防虫、防鸟、防小型龋齿动物、保持野生食用菌菇体完整;还能够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盖体、罩体和底座,所述罩体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所述罩体设置有可伸缩波纹结构;所述底座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底座的环状结构外延设置有向下的凸槽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柱。
优选的,所述罩体上设置若干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位于罩体顶端以下,可伸缩波纹结构以上。
优选的,所述罩体和所述盖体互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体和所述底座卡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远离底座的一端为尖锥状。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沿底座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中空的桶状结构为圆柱形、圆锥状或倒圆锥状。
优选的,所述罩体和盖体选用白色不透明材料。
优选的,所述罩体和盖体表面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盖体、罩体和底座,所述罩体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所述罩体设置有可伸缩波纹结构;所述底座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底座的环状结构外延设置有向下的凸槽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不仅能防虫、防鸟、防小型龋齿动物、保持野生食用菌菇体完整、减少损伤、减少畸形菇的发生率,还能延长土壤湿度的保持时间,促进野生菌生长,从色泽、光洁度和气味等方面提升野生食用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装置结构图,其中左为结构示意图,右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野生食用菌提质增效的装置,包括顺次连接的盖体、罩体和底座,所述罩体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所述罩体设置有可伸缩波纹结构;所述底座为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底座的环状结构外延设置有向下的凸槽结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固定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升降储物装置和橱柜
- 下一篇:一种用于UASB系统的可拆卸防堵布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