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即配式双头针大容量注射剂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395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A61J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配式双头针大 容量 注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配式双头针大容量注射剂瓶,包括支撑筒、支撑管、密封盖和大容量注射剂瓶,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下端与大容量注射剂瓶借助螺纹构成螺纹连接,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支撑筒上口;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中筒仓和下筒仓,所述中筒仓外径与上筒仓内径相同,所述中筒仓与上筒仓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中筒仓设有带圆孔的筒底,所述筒底上设有挡板和卡板。本大容量注射剂瓶利用支撑管在支撑筒内的上下运动及双针头液体通道,可快速实现药瓶内容物与液体的溶解混合,极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配液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包装容器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即配式双头针大容量注射剂瓶。
背景技术
在临床药品使用时,经常需要将注射用无菌粉针剂药品或小容量注射剂与大容量注射剂瓶配液混合后再进行注射使用。尤其是待配剂型是注射用无菌粉针、塑料安瓿瓶时,传统中常用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将一定液体注入到粉针瓶中,溶解稀释后,再用注射器抽出粉针瓶中的混匀液,最终注入到大容量注射剂瓶中。传统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繁琐,而且在复杂的操作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或环境污染,增加护士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大了无菌操作的风险,给用药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无污染的即配式双头针大容量注射剂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配式双头针大容量注射剂瓶,包括支撑筒、支撑管、密封盖和大容量注射剂瓶,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支撑筒内,所述支撑筒下端与大容量注射剂瓶相连,所述密封盖盖合在支撑筒上口;所述支撑筒包括上筒仓、中筒仓和下筒仓,所述中筒仓外径与上筒仓内径相同,所述中筒仓与上筒仓连接处的内壁上设有凸起,所述中筒仓设有带圆孔的筒底,所述筒底上设有挡板和卡板,所述挡板一侧壁与中筒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位于中筒仓内壁与圆孔之间,所述下筒仓内设有橡胶筒和连接筒,所述橡胶筒内设有胶塞;所述支撑管包括外圈、圈底和双针头,所述支撑管内设有带卡舌的卡块和挡块,所述圈底上设有卡孔,所述圈底和外圈壁连接处设有挡孔,所述挡块斜设于挡孔内且底部与圈底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上部设有卡头,所述双针头位于支撑管中心且与圈底固定连接,所述卡板的上沿穿过卡孔并与卡块中部的下沿相对应且卡舌下端位于卡板上端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外圈的外壁上设有三角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筒套设在连接筒内,所述橡胶筒下沿短于连接筒下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内壁设有螺纹,所述大容量注射剂瓶借助螺纹与连接筒构成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与大容量注射剂瓶为焊接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双针头的一端插入在胶塞内或位于胶塞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下筒仓内壁上设有卡片;所述卡块内壁和外圈的外壁均设有密封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筒上还设有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卡孔的宽度大于卡板的宽度,所述挡孔的宽度大于挡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借助黏胶或焊接盖合在支撑筒上口。
本实用新型获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快速、可有效防止操作过程中污染药品的现象发生。本大容量注射剂瓶利用支撑管在支撑筒内的上下运动及双针头液体通道,可快速实现药瓶中药粉与液体的溶解混合,极大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配液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39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治具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菌棒接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