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跟支撑运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5951.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陆敏;张伟林;黄雪丽;卓新凤;刘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汪治兴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足跟 支撑 运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跟支撑运动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杆、旋转口、转动环、转动口、连接套卷、脚套、套口、垫板和若干电机;连接杆为“L”型结构,其中一端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另外一端的端部设有旋转口;转动环通过套口套设在连接杆的垂直杆体上,能够通过松紧套口来调节转动环的固定高度;转动环内部通过嵌入的形式设有可进行转动的环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实现患者躺在病床上进行兼合足跟各个方向支撑运动,电气化的设备,更加智能实现足跟的支撑康复,也能使得整个康复的外力更加具有弹性,其仿真程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康复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足跟支撑运动装置。
背景技术
足下垂也叫尖足,是指由于胫骨前肌群肌力低,小腿三头肌痉挛足跟键挛缩等原因而使踝关节不能背伸的症状;临床表现:不能背屈足部,行走时是拖拉病足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因此,在步行周期的摆动相,患者不能完成踝背屈动作,而形成特征性的足下垂步态。
治疗足下垂常见的方法有足部温热疗法、康复锻炼、针刺与按摩、佩戴支具、胫前肌及趾长伸肌腱悬吊、胫后肌腱转移治疗足下垂、腓肠肌内外侧头前移、重建伸趾功能术、手术切除、电刺激等。
目前的设备中还缺少一种针对康复锻炼并且能够方便在病床上兼合足跟各个方向支撑运动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足跟支撑运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实现患者躺在病床上进行兼合足跟各个方向支撑运动,电气化的设备,更加智能实现足跟的支撑康复,也能使得整个康复的外力更加具有弹性,其仿真程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足跟支撑运动装置,包括底座、连接杆、旋转口、转动环、转动口、连接套卷、脚套、套口、垫板和若干电机;连接杆为“L”型结构,其中一端与底座进行固定连接,另外一端的端部设有旋转口;转动环通过套口套设在连接杆的垂直杆体上,能够通过松紧套口来调节转动环的固定高度;转动环内部通过嵌入的形式设有可进行转动的环轨;环轨表面设有用于连接套卷穿过的转动口;环轨的外表面设有契齿,并且通过传动齿轮与电机进行传动连接,其中电机设置在套口上;旋转口与连接套卷进行连接;旋转口整体为双层环体结构,其中内环与连接杆进行固定连接,外环通过表面的契齿与电机进行传动连接,电机设置在连接杆上;连接套卷与脚套进行连接;垫板与底座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患者只需要在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将脚伸入并且固定,即可能够随着脚套在外力的控制下进行内外翻等动作。连接杆提供设备装配的载体,旋转口口的旋转,带动了连接套卷的旋转运动,而转动口在转动环上的转动,带动了连接套卷的转动。各式电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与开关进行连接,电路简单,属于现有的成熟的技术条件。
进一步,脚套具体包括板体和尼龙固定带,其中连接套卷分别固定在板体的两侧。
进一步,垫板为高度可调节的板体结构。
进一步,底座可替换成能够夹紧固定在病床上的夹子。
进一步,电机都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进行控制连接。
进一步,脚套的板体底部通过弹簧与垫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结构简单,只需要在患者患肢附近进行架设,就能进行随时的康复。
2、方向均匀,康复的力度、速度、方向都能通过外接的简单调节而实现。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实现患者躺在病床上进行兼合足跟各个方向支撑运动,电气化的设备,更加智能实现足跟的支撑康复,也能使得整个康复的外力更加具有弹性,其仿真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59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纤维清洗前自动倒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叉车悬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