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6124.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5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卫国;缪申;金雷;钱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8 | 分类号: | B23Q11/08;B23Q1/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卧式 加工 中心 交换台 安全 防护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包括门框、上移门和下移门,所述的上移门和下移门前后错开且上下可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门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上移门和下移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移门和下移门同步开合,所述上移门和下移门通过滑动限定机构滑动安装在门框上,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通过滑动限定机构限定了上移门、下移门的安装两个方向自由度,防止上移门、下移门在移动时产生的左右晃动,提高下降速度顺滑性,减少卡顿的出现,提高上移门与下移门的开闭效率;提高上移门、下移门稳定性,提高链轮的实用寿命,保护环境卫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防护门机构一般采用线轨导向,用油缸或气缸推动的方式,但是制造成本较高且稳定性无法得到保障,将装夹好零件的交换工作台送入卧式加工中心的时候需要打开机床门,而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切屑飞溅需要关闭机床门,零件加工好之后又需要打开机床门将零件包含交换台送出,同时下一个装夹好零件的交换工作台送入卧式加工中心;因此,如何提高安全防护门的效率成为提高机床整体的工作效率的关键。
实用新型CN 201320861660.X公开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自动升降门结构,利用三位五通电磁换向阀控制的液压装置带动钢丝绳实现上下玻璃门的;这种升降门结构,由于需要液压设备,成本较高,占地面积大。
实用新型CN 201720341146.1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机床的上下移动双层防护门,利用电机带动链条驱动下移门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撞块撞击上移门后,使得上下移门上升,同理,下降过程中,下移门和上移门先一起下降,在上移门到达关闭位置时,撞块离开上移门后,下移门独自下降;这种升降门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不仅会运行不平稳,产生撞击和噪音,而且不能实现同步升降,工作效率低。
为实现卧式加工中心机床门的通过开闭,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加工中心用双扇联动防护门,申请号为CN 201910051782.4,实现了上移门和下移门同步开合,实现同步升降,提高了上移门和下移门开关效率,降低了成本;但是上移门和下移门在移动时,由于只限定了其中一个方向的自由度,导致上移门和下移门容易出现左右晃动,导致下降速度不畅,容易出现卡顿,而且该技术中采用在链条上增加链条涨紧机构,导致链条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高,并且调整涨紧度时比较繁琐,需对门框进行拆卸,同时卧式加工中心机床门在加工工件时,由于切削刀的高速旋转导致部分切削液甩到上移门、下移门与门框连接位置的间隙中,通过间隙将入门框内部的切削液容易堆积在门框中造成驱动机构的污染,或从门框下方流出,污染地面,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提高上移门、下移门稳定性,提高链轮的实用寿命,保护环境卫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交换台的安全防护门机构,包括门框、上移门和下移门,所述的上移门和下移门前后错开且上下可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门框上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分别与上移门和下移门相连,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上移门和下移门同步开合,所述上移门和下移门通过滑动限定机构滑动安装在门框上,所述驱动机构是由控制上移门和下移门运动的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运动的主动转轴以及驱动主动转轴转动的动力机构组成,所述滑动限定机构是由凹槽滚轮、滚轮安装座、限定板组成,所述滚轮安装座分别安装在上移门、下移门的两侧,所述凹槽滚轮安装在滚轮安装座的边缘,凹槽滚轮与上移门和下移门平行,所述限定板安装在上移门与下移门两侧的门框上,限定板上设有与上移门、下移门移动方向相互平行的滑轨,所述凹槽滚轮中的凹槽安装在滑轨上;所述主动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门框顶部,主动转轴其中一端伸出门框一侧与动力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6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堵搓丝设备
- 下一篇:差速器右壳及轮间差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