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电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642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6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忠献;王尧;宋火轮;强双虎;殷海军;翁国鹏;唐敬;钱进;王凌云;孙瑞训;赵利庆;赵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谢冬寒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电视 系统 | ||
1.一种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盘(10)、光电复合缆(20)、光纤收发器接收端(30)、视频终端(40)、视频前端(50)和无线传输设备(60),所述光电复合缆(20)绕设在所述绕线盘(10)上,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一端的光缆(21)与所述光纤收发器接收端(30)连接,所述光纤收发器接收端(30)与所述无线传输设备(60)连接,所述无线传输设备(60)与所述视频终端(40)通过无线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另一端与所述视频前端(50)连接,所述视频前端(50)包括壳体(500)、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摄像机(520)和照明电路(530),所述壳体(500)呈筒状,所述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所述摄像机(520)和所述照明电路(530)沿所述壳体(500)的轴线顺次布置在所述壳体(500)内,所述摄像机(520)的镜头与所述壳体(500)同轴,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500)内并与所述壳体(500)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电缆(22)分别与所述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所述摄像机(520)和所述照明电路(530)连接,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光缆(21)与所述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连接,所述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与所述摄像机(5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10)包括支架(11)、轴盘(12)、线轴(13)和锁定销(14),所述光电复合缆(20)绕设在所述线轴(13)上,所述轴盘(12)同轴连接在所述线轴(13)的端部,所述线轴(1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1)上,所述轴盘(12)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插孔(12a),所述支架(11)上设置有销孔(11a),所述锁定销(14)可拆卸地插装在所述销孔(11a)和与所述销孔(11a)对齐的所述插孔(12a)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00)包括筒状本体(501)、前盖(502)和后盖(503),所述后盖(503)同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筒状本体(501)的一端,所述前盖(502)同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筒状本体(501)的另一端,所述前盖(502)上安装有透明防护镜(5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502)远离所述筒状本体(501)的一端具有限位内凸缘(5021),所述透明防护镜(540)安装在所述限位内凸缘(5021)靠近所述筒状本体(501)的一侧,所述透明防护镜(540)与所述前盖(502)的内壁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护镜(540)与所述前盖(502)的内侧壁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551),所述前盖(502)套设在所述筒状本体(501)外,所述筒状本体(501)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透明防护镜(540)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552),所述筒状本体(501)的外侧壁和所述前盖(502)的内侧壁之间夹设有第三密封圈(55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复合缆(20)外套设有防水接头(24),所述后盖(503)上具有通孔(503a),所述防水接头(24)固定在所述通孔(503a)中,所述后盖(503)内,所述防水接头(24)和所述通孔(503a)的接缝处填充有环氧树脂胶(2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前端(50)还包括电源稳压器(550),所述电源稳压器(550)位于所述壳体(500)内,所述光电复合缆(20)的电缆(22)与所述电源稳压器(550)连接,所述光纤收发器发送端(510)、所述摄像机(520)和所述照明电路(530)分别与所述电源稳压器(55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井下电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电路(530)包括沿所述摄像机(520)的镜头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照明灯(5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64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增量编码电机的伺服位置控制检测装置
- 下一篇:笔记本快速导热的隔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