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方管弯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6687.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66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吴正义;杨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239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弯管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尺寸方管弯管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折弯管件的一组内压轮和一组外压轮、与外压轮关联的驱动机构,所述内、外压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管件的外形匹配的定型凹槽,还包括一个可塞入管件内的内撑条,所述内撑条包括若干片长条形的弹性片条,所述弹性片条叠合构成所述的内撑条,内撑条横截面外形与管件内孔相适配,所述内撑条一端的各弹性片条之间固定连接。在弯折管件前,先将内撑条放进管件内,内撑条可对管件的内侧壁形成良好的支撑,从而避免管件侧壁产生内凹,确保折弯后管件外形的规整,同时可简化加工程序,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方管弯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人们通常是用弯管机使钢管弧形折弯的,现有的弯管机通常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一组外压轮和内压轮,内、外压轮组按照成型后管件的内外侧形状排列。当直管经过内、外压轮组的挤压后,即可弯成所要的弧形。或者,内压轮弧形排列,而外压轮可相对内压轮移动并靠近。当直管放置到内、外压轮之间时,外压轮靠近内压轮,从而使直管弯折成L形。
我们知道,弯折管件时,管件在弧形弯曲时会有一个中性层,该中性层在弯曲时长度不变,而中性层外侧部分长度增加,中性层内侧部分长度变短。也就是说,在弯曲时,中性层外侧部分受拉力,而中性层内侧部分受到挤压作用,而中性层部分不受力。因此,矩形的管件在弧形弯折时,其外侧壁受拉伸而向管件内下凹,从而无法达到与设计尺寸相符的圆弧,内侧壁受挤压而向管件内下凹或向管件外凸起,其两侧的侧壁因为部分受拉伸、部分受挤压而产生褶皱变形。为此,人们通常会将内、外压轮的圆周面设置与管件的外形适配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横截面呈U形,以便在弯管时对关键的外侧壁形成支撑,以避免管件的侧壁向外鼓凸。
但是此类弯管机仍然无法避免管件的侧壁向内下凹而产生变形的问题,尤其是,当管件的尺寸较大时,内外两侧的变形差距会更大,相应地上述变形问题会更加突出。人们通常是通过如下两种方式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第一种就是尽量增大管件弧形弯曲的半径;另一种则是通过多次、逐级折弯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前一种方法限制了管件的折弯形状和尺寸,因而不利于结构设计和具体应用,第二种方法则不利于提升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虽然也有人想到在管件内充注高压液体(例如:液压油)以避免管件向内凹陷,但是存在着密封困难、加工程序复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高雅的液体仍然难以彻底解决管件侧壁向内凹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弯管机构在弯折方管时所存在的折弯处容易产生褶皱、或者无法一次加工完成、从而降低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尺寸方管弯管机构,既可保证折弯处形状的规整,又可简化加工程序,从而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尺寸方管弯管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折弯管件的一组内压轮和一组外压轮、与外压轮关联的驱动机构,所述内、外压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管件的外形匹配的定型凹槽,还包括一个可塞入管件内的内撑条,所述内撑条包括若干片长条形的弹性片条,所述弹性片条叠合构成所述的内撑条,内撑条横截面外形与管件内孔相适配,所述内撑条一端的各弹性片条之间固定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类似地,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一组外压轮和一组内压轮、以及驱动外压轮动作的驱动机构。需要弯管时,可将管件放置到机架上外压轮组和内压轮组之间的空隙内,驱动机构带动外压轮转动,从而依靠外压轮与管件之间的摩擦力带动管件向前移动。由于外压轮组和内压轮组之间的空隙即为管件需要压弯的弧形,因此,管件在内压轮组的抵靠、外压轮组的挤压下弯曲成所需的弧形,从而完成弯管作业。或者,外压轮向着内压轮横向移动而靠近,从而将管件弯折成L形。可以理解的是,压轮的圆周面上设有与管件的外形匹配的横截面呈U形的定型凹槽,因此可避免管件在弯折时侧壁向外鼓凸胀开而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钢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6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