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7508.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2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尤玉明;周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奥中特种焊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28 | 分类号: | F16N7/28;F16N39/06;F16N21/00;F16N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去除 多余 润滑油 焊丝 润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底端四角处装有移动滚轮,箱体的上部设有储油室、沥油室和润滑室,储油室和润滑室之间设有加油通道,加油通道中装有带吸油海绵套的定位轴,箱体外侧固定有转动电机;沥油室中转动支撑有三个导向辊,箱体内腔固定有第一风刀、第二风刀,沥油室的底面设有低位槽,低位槽位于滤罩内部穿设有抽油管,储油室的上板接有回油管和注油管,且回油管与抽油管经带泵体的软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焊丝能够在三个导向辊中作用下形成便于沥油的V形部,这样配合第一、第二风刀的风力作用以及重力作用可进行快速沥油,且沥出的油液能够回收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丝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焊丝生产过程中,经常会与生产设备发生摩擦,而有的设备在长时间使用中出现尖角或毛刺,导致生产的焊丝出现拉丝,从而影响了焊丝成品合格率,所以在线材使用前需要将线材润滑处理,而现有的线材润滑设备在润滑油不足时无法保证润滑油漫过线材,导致润滑效果不佳,而润滑油较多时又使线材上浮油过多,对后续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为此,公开号为CN208579138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一种焊丝生产润滑装置,包括润滑槽,其内设有第一隔断和第二隔断且两隔断均开有过线孔,将润滑槽分为依次连通的第一腔室、注油腔室、和第二腔室,润滑槽向外延伸出压线平台,压线平台上沿润滑槽长度方向依次固设一对竖压线辊和一个横压线辊,且在润滑槽设有压线平台的一端开有出线孔;注油腔室的一侧设有储油箱,储油箱与注油腔室之间设有滤网;润滑槽下方设有油槽,油槽底部开有排油口。但是这种焊丝生产润滑装置存在不足之处,其需要复杂的去油机构才能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去除,操作繁琐,不便于对多余的润滑油进行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四角处装有移动滚轮,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储油室、沥油室和润滑室,所述储油室位于沥油室、润滑室的上方,所述润滑室的前后两侧板以及箱体的后侧板开设有若干组等高的穿线孔,每组所述穿线孔中的轴线相互重合,所述润滑室位于前后的穿线孔中装有密封塞,所述箱体的前板外壁位于穿线孔的下方装有第一导辊,后板外壁位于穿线孔的下方装有第二导辊,所述储油室和润滑室之间设有加油通道,所述加油通道中装有定位轴,且定位轴的外侧套设有吸油海绵套,所述箱体外侧固定有用于驱动第一导辊及定位轴旋转的转动电机;所述沥油室中转动支撑有三个导向辊,焊丝在三个所述导向辊中作用下形成便于沥油的V形部,所述箱体内腔位于V形部右侧部上方固定有第一风刀,位于V形部右侧部下方固定有第二风刀,所述沥油室的底面设有低位槽,所述低位槽处固定有滤罩,所述箱体位于滤罩内部穿设有抽油管,所述储油室的上板接有回油管和注油管,且回油管与抽油管经带泵体的软管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中,所述移动滚轮上装有便于将箱体位置停靠的自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推手。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中,所述第一导辊、第二导辊和导向辊各自的辊体开设有若干与焊丝配合的环形线槽。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中,所述第一风刀的出风口呈外八字形,且出风口沿导向辊轴线方向的长度等于导向辊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中,所述第二风刀的出风口呈直线槽,且出风口沿导向辊轴线方向的长度等于导向辊的轴向长度。
进一步地,上述便于去除多余润滑油的焊丝润滑装置中,所述第一风刀、第二风刀各自的进风管贯穿沥油室的前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奥中特种焊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奥中特种焊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7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