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8937.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7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窦玉康;张立忠;杨光耀;吉振华;赵凯;杨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4/06 | 分类号: | F24H4/06;F24H9/00;E21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热式乏风热泵 井口 防冻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包括设置于煤矿回风井扩散塔口处的乏风取热室和设置于煤矿进风井口处的空气加热室,乏风取热室上设置有乏风取热器,空气加热室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乏风取热器通过循环管路与蒸发器的加热室连接,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蒸发器的蒸发室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接,蒸发器的蒸发室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空气加热器的出口连接,第一管路上连接有压缩机,第二管路上连接有膨胀阀,第一管路、空气加热器、第二管路和蒸发器的蒸发室内流通有制冷剂,循环管路内流通有防冻液。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乏风利用率高的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回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回收煤矿乏风(回风)余热的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乏风(回风)具有风量大,风温稳定、相对湿度大,连续性好的特点,是良好的低温余热资源,通过乏风热泵技术,将乏风中余热提取出来,可以满足矿井建筑采暖、洗浴热水制备和井口防冻用热的需要。同时夏季可以利用乏风热泵制冷用于建筑空调或井下降温。
对煤矿乏风余热利用目前以两种技术路线为主:其一是“淋水式乏风热泵”技术路线,即在煤矿回风口建喷淋式扩散塔进行喷淋取热的直接接触式换热;另一条是“直蒸式乏风热泵”技术路线,即采用换热器实现制冷剂与风之间换热,将热量置换给制冷剂的直蒸式乏风取热方式。上述两种技术路线均存在结构复杂、乏风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乏风利用率高的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包括设置于煤矿回风井扩散塔口处的乏风取热室和设置于煤矿进风井口处的空气加热室,所述乏风取热室上设置有乏风取热器,所述空气加热室上设置有空气加热器,所述乏风取热器通过循环管路与蒸发器的加热室连接,所述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室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空气加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蒸发室进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空气加热器的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连接有压缩机,所述第二管路上连接有膨胀阀,所述第一管路、空气加热器、第二管路和蒸发器的蒸发室内流通有制冷剂,所述循环管路内流通有防冻液。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中所述循环管路包括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所述第三管路连接乏风取热器的出口和蒸发器的加热室进口,所述第四管路连接乏风取热器的进口和蒸发器的加热室出口,所述第四管路上连接有所述循环泵。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中所述乏风取热器设置于所述乏风取热室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中所述乏风取热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乏风取热器的进口和出口。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于空气加热室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直热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其中所述空气加热器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风机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为空气加热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风机用于将空气加热室外的空气经第二换热管吹入到空气加热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矿博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8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凝式乏风热泵井口防冻系统
- 下一篇:高压头空气加热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