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9719.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孔富;黄金香;何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0;B29C45/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3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内抽芯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机构,动模腔内设置有便于注塑件在开模状态下脱离动模腔的抽芯机构,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撑机、内抽滑块以及联接杆,第一撑机活动设置于动模板并可在动模腔内往复移动;第一撑机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顶推面,第一撑机的内部形成有导拉面,第一顶推面和导拉面相互平行,以用于共同导向内抽滑块实现合模复位或抽拉脱模,联接杆的一端形成固定端并伸入第一撑机并与导拉面导向配合,联接杆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并与抽芯滑块柔性连接,抽芯滑块可滑动抵压于第一顶推面。能实现内抽滑块与第一联接杆之间的轻微摆动微调,大大降低了局部挤压受力,使内抽滑块滑行顺畅,降低了内抽烧死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而注塑过程中所采用的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由于塑料品种和加工方法繁多,塑料成型机和塑料制品的结构又繁简不一,所以,塑料模具的种类和结构也是多种多样的。
而塑料模具中的抽芯是用来处理注塑件分模面上无法脱模的位置,属于“倒勾处理系统”,是模具的一种结构,主要作用是保证产品顺利脱模的机构,也叫做滑块。比如塑胶件侧面有孔,在开模后,如果这个孔的芯子不抽掉,产品是无法顶出的,此时模具结构就要采用滑块的结构,把孔的芯子做成活动的,用斜导柱与定模配合,随着开模或合模来使滑块移动,这种移动就叫抽芯。
传统的抽芯机构,是使用T块实现撑机与内抽滑块的联接配合,上/下两个运动过程中,有不同受力配合面。理论设计中所有配合面都是贴合的,但加工时不可避免有误差,导致运动过程或过紧或过松,甚于卡死问题。
撑机与内抽由T块钢性联接,配合面有误差时,滑块有受力不均而产生旋转挤压的可能。挤压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摩擦力会集中在局部而不是整个配合面,挤压严重时必然会出现内抽受力面磨损的情况,严重时滑动会受阻,内抽动作卡滞或烧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机构,使用第一联接杆代替T块实现撑机与内抽滑块的联接配合,并且第一联接杆与内抽滑块采用柔性联接,使内抽滑块滑行顺畅,降低了内抽烧死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注塑模具的内抽芯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定模板和动模板,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内分别形成有定模腔和动模腔;所述动模板包括合模状态和开模状态,当所述动模板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动模板朝靠近所述定模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动模腔和所述定模腔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成型注塑件的封闭型腔,当所述动模板处于开模状态时,所述动模板朝远离所述定模板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动模腔和所述定模腔相互分离;所述动模腔内设置有便于注塑件在开模状态下脱离所述动模腔的抽芯机构,所述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撑机、内抽滑块以及联接杆,所述第一撑机活动设置于所述动模板并可在所述动模腔内往复移动;所述第一撑机的外部形成有第一顶推面,所述第一撑机的内部形成有导拉面,所述第一顶推面和所述导拉面相互平行,以用于共同导向所述内抽滑块实现合模复位或抽拉脱模,所述联接杆的一端形成固定端并伸入所述第一撑机并与所述导拉面导向配合,所述联接杆的另一端形成连接端并与所述内抽滑块柔性连接,所述内抽滑块可滑动抵压于所述第一顶推面。
进一步地,所述联接杆分别与所述第一顶推面和所述导拉面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第二撑机,所述第二撑机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顶推面一同配合导向所述内抽滑块的第二顶推面,所述内抽滑块一侧与所述第一顶推面抵压配合,所述内抽滑块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顶推面抵压配合;所述第一顶推面和所述第二顶推面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导新模具注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97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