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89725.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胡越;孟昕;贾海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玛纳斯源源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8;B01J19/12;B01J4/00;C01G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杨柳 |
地址: | 8322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氯化锌 溶液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纸生产的溶液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纸生产中的氯化锌溶液回收时加热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纸生产的溶液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钢纸是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锌溶液处理原纸所得到的变性加工纸。钢纸坚硬而质轻,机械强度与相同规格的铝板相似,但相对密度仅为铝的一半;钢纸具有切削、研磨、冲切钻孔、锯、锉及弯曲等机械加工特性;同时也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体积电阻率大于1011Ω·m,普通钢纸2mm的厚度,可以耐电压1万V;具有较高的耐热耐寒特性,可在-40~100℃之间长期工作;另外具有耐油、耐腐烛等特性。因此钢纸制品具有耐久、质轻、美观、价廉的优点。
用浓氯化锌溶液浸渍原纸,进行胶化处理,胶化复合后,达到钢纸生产所要求的胶化程度,经过老化熟成过程。然后脱盐以除去氯化锌,并洗刷除掉脱盐时钢纸表面附着的泡沫和污物,再干燥即成为钢纸。脱掉的氯化锌可回收,经浓缩、净化后再用。
传统的氯化锌回收处理方式:从生产线回收来的氯化锌稀液流进储液池内进行收集,收集好的氯化锌稀液经过一天的初步沉淀,将大颗粒氯化锌回收液疙瘩等固态物沉降至池底,上层清液经离心泵输送至反应釜内,经过加温,达到处理工艺要求温度后进行长时间保温,并依此加入次氯酸钠、硫酸锌、氧化锌等处理物料,进行相关杂质的除杂处理。保温除杂作业结束后,流入储液池进行二次沉淀除杂。
为保证处理过程中,氧化漂白、除杂反应的高效进行,首先要对回收液进行加热。传统加热是首先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的传热方式加热物料周围的环境或物料表面,使物体的表面得到热量,然后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能量传到物体内部。这种加热方式效率低,加热时间长。
传统的氯化锌回收处理设备及流程,其缺陷在于:初步沉淀后的氯化锌稀液在反应釜中加温效率较低、能耗较高,且溶解在稀液内的细小纤维会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解、断链降聚,为后期高温浓缩过程中进一步焦化和半焦化创造条件,造成浓缩再利用的氯化锌溶液较黑,影响后期钢纸成品外观颜色;同时增大了浓液的粘稠度,降低钢纸原纸在胶化过程中的吸液量和吸液匀度,造成钢纸胶化不足和胶化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纸生产中的氯化锌溶液回收时加热效率低、能耗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钢纸生产中氯化锌溶液的回收装置,包括混合搅拌容器、输送泵和储液容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波加热式容器,混合搅拌容器的排料口通过输送泵与微波加热式容器的进料口连通,微波加热式容器的排料口与储液容器连通。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从生产线回收回来的氯化锌稀液注入混合搅拌容器中,并在混合搅拌容器加入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后通过输送泵注入微波加热式容器中进行加热,待溶液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温度后,将混合搅拌容器内的溶液排入储液容器中。
微波技术具有加热速度快,加热效率高等特点,从而可以缩短氯化锌回收溶液的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微波加热氯化锌回收液时,由于微波加热的穿透性和非热效应,回收液中的细小纤维受热更均匀,对极性分子也可以起到活化作用;同时纤维内部的水分在微波的作用下将形成较高的压力,使纤维细胞壁破裂形成通道,为漂液的渗透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因而可以明显的提高漂白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玛纳斯源源纸业有限公司,未经玛纳斯源源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89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