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0339.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波;侯彬;刘千里;王建魁;姜英伟;安芳科;谢海涛;杨成刚;李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5/00 | 分类号: | E21D15/00;E21D17/00;E2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胡若玲 |
地址: | 71002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隧道 施工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包括前弧形板、后弧形板和钢柱后段,所述钢柱后段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钢柱后段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螺纹轴与固定块贯穿连接,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和转轴连接,所述钢柱后段的内侧连接有三角支架,在钢柱后段中安装螺纹轴与固定钻头,当支护装置位置确定后,启动电机,使螺纹轴旋转,将固定钻头打入地表,使本装置固定,在横板上增加气缸,当遇到隧道宽度不一时,可将支护装置的大小进行调节,在钢柱前段与钢柱后段上怎加固定孔,当遇到隧道高度不一时可以调节知乎装置的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或者在山体中,铺设铁路或修筑公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会用到支护装置,现有的支护装置体积大,且重量较重,为了方便移动通常会在底部设置重型滑轮来方便移动,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支护的稳定性较差,且原有的支护装置大多需要临时拼接,使用完毕后拆卸,这样不仅浪费大量时间,且需要大量人力组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具有使用方便,结构稳定,可多次使用,方便调节宽度与高度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包括前弧形板、后弧形板和钢柱后段,所述钢柱后段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上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钢柱后段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螺纹轴与固定块贯穿连接,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的顶端和转轴连接,所述钢柱后段的内侧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三角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螺纹轴的底端连接有固定钻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轴的顶端连接有阻隔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柱后段活动连接有钢柱前段,所述钢柱前段的与钢柱后段的上均开设有十二个固定孔,所述钢柱后段上连接有插销,所述插销的一端与固定孔活动连接,所述后弧形板的底端与钢柱前段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弧形板内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前弧形板内连接有弧形滑轨,所述弧形滑轨的两端与第一空腔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后弧形板的内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前弧形板的下方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端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与前弧形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横板的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连接杆与第二空腔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销为c型结构,且所述插销共有八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隧道施工用支护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柱前段和钢柱后段两侧的十二个固定孔均分为四竖排,分别对称设置在钢柱前段和钢柱后段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钢柱后段中安装螺纹轴与固定钻头,当支护装置位置确定后,启动电机,使螺纹轴旋转,将固定钻头打入地表,使本装置固定,在横板上增加气缸,当遇到隧道宽度不一时,可将支护装置的大小进行调节,在钢柱前段与钢柱后段上怎加固定孔,当遇到隧道高度不一时可以调节知乎装置的高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0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脑电信号检测用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