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2357.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7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坤;陈航;刘春林;乔升访;张硕;苏定立;季璇;杨卓;胡函;唐孟雄;胡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 |
地址: | 5104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测试 桩桩 浆液 水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包括模型箱系统、供水系统、注浆系统;模型箱系统包括模型箱、底模型桩、土体,土体内设置有模拟钻孔;供水系统包括横向供水子系统和竖向供水子系统,模型箱上设置有横向进水口、横向出水口、竖向进水口、竖向出水口,横向供水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横向进水口连通,竖向供水子系统的出水口与竖向进水口连通。模型桩上设置有注浆孔;注浆系统的出浆口与注浆孔连通。本发明的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技术不复杂,加工成本低,质量轻巧,运输方便,操作流程简单,易学易用,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工程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钻跟管桩是一种钻孔、沉桩、排土同步进行的无泥浆排放的环保型大直径(800~ 1400mm)非挤土管桩,该桩型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管桩因桩径较大或土层较硬而造成的沉桩难题,超强的地层适应能力使得大直径管桩能够穿透中微风化岩层,实现了管桩桩端全嵌岩,承载力高(相比同等直径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提高了20.97%-64.24%);避免了锤击法和静压法对管桩桩身的损害;施工过程不用泥浆护壁,比较环保,噪音小;将管桩的直径扩大到了 800-1400mm。
该桩型独特的施工工艺造成大直径管桩和桩周土体之间具有10mm左右的间隙,需要在该间隙灌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进行充填以提高桩侧摩阻力,最终提高桩基承载力。为了防止漏浆,在注浆前,需要在大直径管桩内腔的底部灌注具有一定厚度的水泥浆进行封底。桩端嵌岩和桩侧注浆充分的说明随钻跟管桩是一种端承摩擦型桩,桩侧注浆的效果决定了随钻跟管桩桩侧摩阻力的大小,最终将极大程度的影响着随钻跟管桩的极限承载力。
在随钻跟管桩边钻孔-边沉桩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层是存在流动的地下水的,特殊情况还会遇到承压水,造成涌水和突水现象,这种情况下的注浆环境和无水作用下或者静水作用下是明显不同的,而目前关于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效果的实验研究大多是在无水作用下或者静水作用下开展的,因此目前的实验研究无法得到更为准确的注浆效果,无法为注浆现场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该装置能模拟地层的流动水,使实验研究得到更为准确的注浆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测试随钻跟管桩桩侧注浆液抗水性能的装置,包括模型箱系统、供水系统、注浆系统;
所述模型箱系统包括模型箱、底端密封的模型桩;所述模型箱内填充有土体,所述土体内设置有模拟钻孔,所述模拟钻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模型桩的直径;所述模型桩同轴设置在所述模拟钻孔内;所述模型箱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横向进水口,所述模型箱的底壁设置有若干横向出水口和若干竖向进水口,所述模型箱的顶壁设置有若干竖向出水口;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横向供水子系统和竖向供水子系统,所述横向供水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横向进水口连通,所述竖向供水子系统的出水口与所述竖向进水口连通。
所述模型桩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向所述模型桩和所述土体之间的间隙注浆的注浆孔;所述注浆系统的出浆口与所述注浆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2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护理科用药片磨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安检票务融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