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医用拨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2608.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栗敏;魏千程;李婉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敏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医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医用拨针。包括针柄和针体,所述针柄为扁平条状结构,且一端设为圆弧形钩,在圆弧形钩的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插有针体,所述针体端头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设有两个螺母,两个螺母将针体固定在针柄的圆弧形钩上,所述针柄圆弧形钩上设有弧形压板,所述针体的纵截面为圆形,且针体的针头为圆弧形。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安全性高,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医用拨针。
背景技术
拨针是中国超然肌筋膜劳损研究会会长陈超然老师经过40年的刻苦钻研、以人体生理解剖结构为基础、结合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大胆探索研究出的一种治疗颈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的特殊医疗器械,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新型医用器械,使用超然拨针进行的超然疗法是一种绿色疗法,能有效治疗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质增生、以及手术后再次复发引起的颈腰椎骨病、肩周炎、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及各种急、慢性肌筋膜(软组织)劳损。
拨针治疗源于几千年的中医针灸疗法,结合了古代与现代人的智慧与技术。《黄帝内经》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拨针结合古代针灸“九针”中长针与圆针的优点。拨针的针尖像九针中圆针一样圆钝,这是与中医其他有刃微创针具最大不同之处。
而传统的拨针仅仅是一种针体结构的用具,传统的整个拨针前后直径粗度一样,使用时不易根据手部感知无法精确的将拨针头部置于确定部位,而且针部较为尖锐,极容易损伤到血管和神经,造成病人的巨大痛苦,增加了病人康复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新颖,针头不易损伤神经血管,安全性高的新型医用拨针。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医用拨针,包括针柄1和针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柄1为扁平条状结构,且一端设有圆弧形钩,在圆弧形钩的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插有针体2,所述针体2端头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设有两个螺母3,两个螺母3将针体2固定在针柄1的圆弧形钩上,所述针柄1圆弧形钩上设有弧形压板4,所述针体2的纵截面为圆形,且针体2的针头为圆弧形。
所述针柄1两侧设有若干凹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所述的带有圆弧形钩的针柄,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将针头更加精确到点,感知更加灵敏,确定具体的位置,规避血管和神经,防止造成损伤;所述的针头前端为圆弧形不易损伤血管和神经,针柄的凹弧形槽及其末端的弧形压板可以在使用时更加方便手指捏住针柄使力转动,使针体和针头进入人体时操作时把握力度,弧形压板还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用螺母固定的针体与针柄,可以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换不同长度的不同结构的针体,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针柄;2、针体;3、螺母;4、弧形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新型医用拨针,如附图所示,包括针柄1和针体2,所述针柄1为扁平条状结构,且一端设为圆弧形钩,在圆弧形钩的中间设有圆孔,圆孔内插有针体2,所述针体2端头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设有两个螺母3,两个螺母3将针体2固定在针柄1的圆弧形钩上,所述针柄1圆弧形钩上设有弧形压板4,所述针体2的纵截面为圆形,且针体2的针头为圆弧形。
所述针柄1两侧设有凹弧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敏,未经栗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26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股四头肌训练椅
- 下一篇:一种用于体育武术单脚平衡力训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