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化玻璃快速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3251.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照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新钢化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7/044 | 分类号: | C03B27/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化玻璃 快速 冷却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快速冷却机构,应用在钢化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钢化炉体和传送辊,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总风管,钢化炉体位于总风管的一侧设有离心风机,总风管螺栓固定在离心风机上,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设有风罩,风罩位于传送辊的上方,且相邻两个风罩均紧连,风罩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支撑板,风罩的两端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上,风罩朝向总风管的一端与总风管之间设有送风管,送风管的两端与风罩和总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可有效提高钢化玻璃的冷却效率,以保证钢化玻璃最终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化玻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化玻璃快速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钢化炉是对玻璃进行钢化处理的一种设备,通常采用物理方式对玻璃进行钢化,先是通过对平板玻璃进行加热,而后再通过急冷的技术处理,使冷却后的玻璃表层形成压应力,玻璃内部形成张应力,从而达到提高玻璃强度,使普通退火玻璃成为钢化玻璃。
公告号为CN2080551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化玻璃生产钢化炉,其结构包括钢化炉主体、导线和控制系统,导线嵌置在钢化炉主体中,控制系统通过导线固接在钢化炉主体上,钢化炉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热炉A,钢化炉主体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加热炉B,钢化炉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钢化冷却装置,钢化炉主体靠近加热炉A的一侧设置有下片台,钢化炉主体靠近钢化冷却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上片台,导线的外表面设置有外包橡胶层。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钢化炉对玻璃钢化的过程,是通过自然散热的方式对钢化玻璃进行降温,这种冷却方式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对钢化玻璃快速冷却,从而影响钢化玻璃最终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化玻璃快速冷却机构,其优点是:可有效提高钢化玻璃的冷却效率,以保证钢化玻璃最终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钢化玻璃快速冷却机构,包括钢化炉体和设置在钢化炉体内用于传送钢化玻璃的传送辊,所述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总风管,所述钢化炉体位于总风管的一侧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总风管螺栓固定在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上,所述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风罩,若干所述风罩位于传送辊的上方,且相邻两个所述风罩均紧密连接,所述风罩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钢化炉体沿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风罩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支撑板上,所述风罩朝向总风管的一端与总风管之间设置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两端分别与风罩和总风管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钢化玻璃送进钢化炉体内进行钢化处理,由钢化炉体加热段首先对其进行加热,其次由钢化炉体冷却段对其进行降温冷却,当钢化玻璃送进钢化炉体冷却段内时,离心风机工作,可将外部空气形成强气流送进总风管内,然后经若干送风管送至若干风罩内,风罩将风向下引导而吹向钢化玻璃表面,从而实现对钢化玻璃强制送风,以强制钢化玻璃快速散热冷却,有效提高了钢化玻璃的冷却效率,进而保证了钢化玻璃最终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辊与风罩之间设置有若干U形管,所述U形管沿钢化炉体长度方向设置,若干所述U形管相连通形成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连通至外部冷凝水源,所述冷却管通过若干U形箍固定在风罩底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连通外部冷凝水源,工作时,向冷却管内循环通入冷却水,当风由风罩向下经过冷却管时,通过风与冷却水之间的热交换,可对风进行降温,以降低送风温度,进而提高钢化玻璃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罩的下部沿外周壁设置有挡风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风帘用于挡住风,以减少风由风罩向下吹送的过程中吹向外部的可能,从而减少了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罩的顶壁由靠近送风管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向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新钢化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新钢化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3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