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313.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0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30 | 分类号: | B21B31/3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00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轧制 调整 装置 | ||
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涉及冶金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提供能够便于操作,调整精度高的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包括机架、上支撑辊、上支撑辊轴承座和上工作辊,在所述机架与上支撑轴承座之间设有轧制线调整装置,所述轧制线调整装置包括下楔块机构和上楔块机构;所述下楔块机构包括连杆、一对下楔块和一对复位弹簧,一对复位弹簧上端连接在机架上部、下端连接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楔块;所述下楔块的顶面为斜楔面,所述下楔块的底面压设在所述上支撑辊轴承座的顶面。本实用新型便于操作,也减少同侧设置楔块所承受的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设备的支承辊、工作辊或中间辊会不断磨损,导致辊体之间的轧制线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轧件的质量。传统的轧线调整装置,通常在辊体下面设置垫板,当轧制线需要调整时,通过更换垫板控制辊体的高度,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危险性高,调整精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原有技术存在的弊端,提供能够便于操作,调整精度高的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包括机架、上支撑辊、上支撑辊轴承座和上工作辊,在所述机架与上支撑轴承座之间设有轧制线调整装置,所述轧制线调整装置包括下楔块机构和上楔块机构;
所述下楔块机构包括连杆、一对下楔块和一对复位弹簧,一对复位弹簧上端连接在机架上部、下端连接所述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楔块;所述下楔块的顶面为斜楔面,所述下楔块的底面压设在所述上支撑辊轴承座的顶面;
所述上楔块机构包括双螺旋丝杠和一对上楔块,所述双螺旋丝杠通过悬吊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一对上楔块螺旋连接在所述双螺旋丝杠的两端,上楔块的底面为斜面;
所述上楔块的底面与所述下楔块的顶面相适配。
所述双螺旋丝杠的一个端头伸出所述机架,形成输入端口。
所述上支撑辊轴承座的顶面与所述下楔块的底面呈球冠面配合连接。
所述下楔块上设置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制线调整装置,下楔块机构(一对下楔块)和上楔块机构(一对上楔块)实现轧制线的高度调整,该装置提高了轧制线高度的调整精度,且便于操作,也减少同侧设置楔块所承受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机架,11-上支撑辊,111-上支撑辊轴承座,1111-球冠面,12-上工作辊,2-下楔块,21是连杆,22-复位弹簧,23-油槽,3-上楔块,31-双螺旋丝杠,311-悬吊座,32-输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表述本实用新型,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机轧制线调整装置,参见图1和图2,包括机架1、上支撑辊11、上支撑辊轴承座111和上工作辊12,在机架1与上支撑轴承座111之间设有轧制线调整装置,轧制线调整装置包括下楔块机构和上楔块机构;
下楔块机构包括连杆21、一对下楔块2和一对复位弹簧22,一对复位弹簧22的上端连接在机架1上部,一对复位弹簧22的下端连接连杆21,连杆21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楔块2;下楔块2的顶面为斜楔面,下楔块2的底面压设在上支撑辊轴承座111的顶面;当上支撑辊11回复初始位置或者更换上支撑辊11的情况下,复位弹簧22便于连杆21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器、线路板散热组件以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口腔正畸开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