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椎假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5506.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0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董文倩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椎假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枢椎假体,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与用于寰椎连接,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三颈椎连接;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寰椎连接,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三颈椎连接;其中,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以共同支撑寰椎。本实用新型的枢椎假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枢椎假体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枢椎假体。
背景技术
枢椎,即第二颈椎,是颈椎中最为坚固的椎体,与寰椎组成寰枢关节,控制头部的旋转,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枢椎椎体骨缺损通常由创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选用合适假体植入物是目前骨科领域的难题之一。
传统替代枢椎的假体为钛网,其植入效果往往不会理想,一方面,钛网与椎体接触面小,长期植入有较大塌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枢椎特殊的解剖结构,钛网结构不符合枢椎的解剖结构,不能稳定植入,可能会造成假体脱位。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金属3D打印枢椎假体成为代替枢椎切除后的一种很好的选择。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符合枢椎解剖结构的假体,相对钛网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另外3D打印的多孔结构与椎体终版接触,术后会形成骨长入,降低塌陷几率,假体也会形成很好的生物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枢椎假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枢椎假体固定不牢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枢椎假体,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的一端与用于寰椎连接,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三颈椎连接;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寰椎连接,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三颈椎连接;其中,第一支撑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连接,以共同支撑寰椎。
进一步地,枢椎假体还包括:连接组件,第一支撑组件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支撑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连接组件包括:钉扣,钉扣设置在第二支撑组件上;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与钉扣连接,以将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钉扣和连接螺钉均为两个,两个钉扣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上;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两个第一连接孔与两个钉扣一一对应地设置,以使连接螺钉穿过第一连接孔与相应地钉扣连接;其中,第一支撑体和第二支撑体分别与寰椎和第三颈椎连接。
进一步地,钉扣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与寰椎的下关节面贴合,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三颈椎靠近枢椎一侧的终板贴合。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支撑组件通过第一定位部固定在寰椎上,并通过第二定位部固定在第三颈椎上。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三连接部与寰椎的下关节面贴合,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四连接部与第三颈椎靠近枢椎一侧的关节突贴合。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有第三定位部和第四定位部,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三定位部定位在寰椎上,第二支撑组件通过第四定位部固定在第三颈椎上。
进一步地,第三定位部包括定位挡板,第四定位部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定位孔,以通过穿过定位孔与第三颈椎的连接螺钉将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三颈椎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用于填充骨头的植骨腔。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有多个通孔,以使血液通过通孔穿过第一支撑组件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55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