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43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6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军杰;胡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盛基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6 | 分类号: | E04G21/06;E04G2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张江森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填充 夯实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包括条形架体,所述条形架体上壁面下壁面位置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上设有夯实结构;所述位置移动结构包括:一对条形滑轨、一对第一移动轮以及环形框架;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问题,通过移动结构,便于调整夯实结构的使用位置,便于夯实结构使用更加灵活,夯实结构,便于对混凝土进行夯实,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夯实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由于突然倒入某一个坑中或者模具中,内部空气无法及时排除,经常导致混凝土倒入后内部具有空气,导致混凝土填充不实,所以在混泥土进行填充后,为了减少空气产生的缝隙,需要进行夯实,传统的夯实方式均采用人工手动操作,无法满足工作效率,并且人工手动操作,无法满足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由于突然倒入某一个坑中或者模具中,内部空气无法及时排除,经常导致混凝土倒入后内部具有空气,导致混凝土填充不实,所以在混泥土进行填充后,为了减少空气产生的缝隙,需要进行夯实。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条形架体,所述条形架体上壁面下壁面位置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上设有夯实结构;
所述位置移动结构包括:一对条形滑轨、一对第一移动轮以及环形框架;
所述条形架体上壁面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条形通孔内左右两侧壁面均开设有条形凹槽,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分别安置于所述一对条形滑轨上,所述一对第一移动轮上共同安装有第一支座,所述环形框架安置于一对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环形框架内侧壁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上安装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上安装有一对第二移动轮,一对所述第二移动轮上共同安装有第二支座,一对所述第二支座上共同安装有承载架,所述夯实结构安置于承载架上。
优选的,所述夯实结构包括:气缸、圆柱型顶块以及支撑架;
所述承载架下壁面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撑架安置于支架下壁面,所述支撑架下壁面边缘处开设有安装口,所述气缸插装于安装口内部,所述气缸驱动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柱型顶块安置于圆板下壁面。
优选的,所述条形凹槽内安装有贯穿第一移动轮的第一支杆。
优选的,所述圆板上壁面开设有一对插口,所述支撑架下壁面安装有贯穿插口的一对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承载架上壁面中心处安装有支柱把手,所述支柱把手上套装有胶垫。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内上壁面均开设有一对弧形滑槽,所述第二移动轮上下壁面均安装有插入一对所述弧形滑槽内的支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有效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混凝土在填充使用时问题,通过移动结构,便于调整夯实结构的使用位置,便于夯实结构使用更加灵活,夯实结构,便于对混凝土进行夯实,无需人工手动操作,提高夯实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混凝土填充夯实装置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盛基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盛基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割草机的离合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写字机器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