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448.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6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琼;罗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5150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快速 施工 环保 墙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属于房建施工领域,包括墙板主体,墙板主体内开设有空腔,墙板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空腔连通设置,空腔内设置有结构层,结构层包括支撑骨架,支撑骨架上位于支撑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温板和隔音板,空腔内沿着结构层的周向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安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
背景技术
墙体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745319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包括混凝土层、第一层粘结层、第二层粘结层、第三层粘结层和钢柱网,在第一层粘结层和第二层粘结层之间固定安装有隔音板,在第二层粘结层和第三层粘结层之间固定安装有保温板,使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隔音功能,所述的第一层粘结层、第二层粘结层和第三层粘结层内均固定安装有钢柱网,钢柱网是由横内钢柱、竖内钢柱、横外框钢柱和竖外框钢柱相互穿插固定连接而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施工该墙体时,施工人员首先将钢柱网全部安装好,然后再安装隔音板和保温板到钢柱网之间,最后再安装混凝土层到外侧,从而完成墙体的施工,但是安装墙体时,混凝土层是最后安装的,导致钢柱网、隔音板和保温板的安装均需要使用其他装置进行固定,导致墙体的安装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快速施工环保墙体,包括墙板主体,所述墙板主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墙板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空腔连通设置,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结构层,所述结构层包括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上位于支撑骨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温板和隔音板,所述空腔内沿着结构层的周向浇筑有细石混凝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该墙体时,施工人员首先将墙板主体安装到设计位置上,随后将支撑骨架通过安装口安装至空腔内,并固定支撑骨架的位置,再将保温板和隔音板通过安装口安装至空腔内,并将保温板与隔音板的位置固定,最后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到空腔内,使细石混凝土层将保温板及隔音板包裹起来,从而完成墙体的施工,通过在墙板主体内开设空腔,并开设与空腔连通的安装口,再将支撑骨架、保温板和隔音板可以通过安装口安装到墙板主体内,利用墙板主体本身限制了支撑骨架、保温板和隔音板的位置,使得支撑骨架、保温板和隔音板无需再使用其他装置固定,从而使得墙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骨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保温板和隔音板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支撑骨架与保温板和隔音板抵接的面上,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保温板和隔音板的两侧,所述限位件包括多个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沿竖直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隔音板时,将隔音板置于两侧限位杆之间,沿竖直方向移动隔音板,从而将隔音板固定到支撑骨架上,并按同样的方法安装保温板到支撑骨架上,如此便可以对隔音板和保温板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隔音板和保温板可以更好地安装到墙板主体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杆与支撑骨架一体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杆和支撑骨架一体设置,可以保证限位杆与支撑骨架的连接效果,在安装隔音板和保温板时减少发生限位杆损坏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