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查井井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6515.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5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翟先锋;苏顺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3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200 北京市平谷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查井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查井井圈结构,涉及井圈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沿竖直方向顺序相连的多层环体,每层所述环体包括多个首尾拼接形成封闭环状的砖体单元;所述砖体单元呈弧形,所述砖体单元其中一侧端面的两侧边缘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另一侧端面上固定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棱;所述砖体单元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凸台,另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所述限位槽的壁面为弧面,所述限位凸棱的表面为与限位槽配合的弧面;所述凸台和凹槽在砖体单元对应的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使得相邻砖体单元之间连接更为紧密,提高了井圈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圈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查井井圈结构。
背景技术
检查井是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的供电、给水、排水、排污、通讯、有限电视、煤气管、路灯线路等维修,安装方便而设置的。一般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以便于定期检查附属构筑物。井圈是固定在检查井井壁上边沿,用于防止泥土滑落井底的一种保护结构。
现有技术中井圈施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一次成型的混凝土预制件,这种方式比较便捷,但在实际施工中适用性不强,当在需要进行不同高度的铺设时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另一种为砖砌的井圈,这种方式能够根据施工中所需的实际高度来确定砖的层数,但是路面遭受到车辆的长期碾压时,相邻砖体之间就可能会出现错位现象,使井圈的整体结构遭到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查井井圈结构,相邻砖体单元之间连接更为紧密,提高了井圈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检查井井圈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顺序相连的多层环体,每层所述环体包括多个首尾拼接形成封闭环状的砖体单元;
所述砖体单元呈弧形,所述砖体单元其中一侧端面的两侧边缘分别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另一侧端面上固定有与限位槽相对应的限位凸棱;
所述砖体单元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凸台,另一侧表面上开设有与凸台配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井圈结构采用砖体单元拼接砌筑而成,可根据井壁上端面与地面之间的高度来确定环体的层数,灵活性更高;同一层的砖体单元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凸棱的卡接配合,在砌筑各层环体尤其是基层环体时,环体单元不会沿径向产生错位,上下层砖体单元之间通过凸台和凹槽插接配合在一起,砌筑时,方便定位,而且能够防止相邻层的砖体单元在水平方向产生错位,砌筑完成后,砖体单元之间连接为一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相邻的砖体单元之间也不会出现相对滑动,提高了整个井圈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槽的壁面为弧面,所述限位凸棱的表面为与限位槽配合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棱与限位槽插接配合的过程更顺畅,同时弧面的设置也防止砖体单元的棱边因磕碰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台和凹槽在砖体单元对应的表面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的砖体单元之间存在两个凸台和凹槽的限位关系,连接更为稳定,能够防止相邻的砖体单元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凸台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凹槽的底面固定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杆;
所述定位槽为与砖体单元弧度相同的弧形槽,所述定位杆为与定位槽配合的弧形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生产制造时为了方便凸台与凹槽顺利配合,凹槽的尺寸会略大于凸台的尺寸,定位杆插接配合在定位槽内,上下相邻的砖体单元之间连接更紧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65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