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8814.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李玲;李顺荣;陈凯;陈惠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F2/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易娜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乳房 线雕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包括呈弧形状的针本体,弧形状的针本体可在穿刺时拐弯走形,按照塑形要求勾勒出乳型并支撑保持住,针本体的穿刺段设有四面刃结构的刃口,通过四面刃结构的刃口保证穿刺效果,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撕扯破坏真皮层,具体在做乳房线雕塑形时,将线雕用线固定在线孔中,手持针本体的手持段,通过穿刺段的刃口穿刺真皮层从而将线雕线导入乳房皮肤,线雕线按照弧形的针本体的轨迹埋设在真皮层处,以提拉支撑下垂的胸部,保持具有美感的胸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
背景技术
线雕技术是直接采用植入胶原蛋白线的方式对肌肤进行提拉,提升和拉紧松弛下垂的皮肤组织,还原年轻时的轮廓形态。如改善侧面部、眉、面颊、下颌部下垂。现在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意识不断上升,线雕技术并不仅仅只是作用在脸部,还可以作用在女性的乳房重建和或塑造更提拔胸型。
线雕技术中采用线雕针进行皮肤穿刺并引导线雕线埋入塑形的部位的皮下层中,现有的线雕技术中采用的直的针本体进行操作,由于乳房塑形不同于脸部,乳房塑形一般需要保持挺拔的生理曲线使其保持接近圆的罩杯形状,然而直针没有弧度,在线雕操作过程中无法顺利地拐弯走形,难以实现勾勒乳型并支撑乳型的效果,保型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线雕针都是没有弧度的直针,在线雕操作过程中无法拐弯走形,难以实现勾勒乳型并支撑乳型的效果,保型效果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弧形状的针本体,所述针本体包括手持段和穿刺段,所述穿刺段的端部设有用于刺破皮肤的刃口,所述穿刺段上靠近所述刃口处设有用于固定线雕用线的线孔,其中,所述刃口为四面刃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针本体的弧度为3/8π。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针本体为316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针本体的直径为D,D=0.8mm~1.3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针本体的直径为1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持段的长度为L,L=40~50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手持段上设有防滑结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滑结构为螺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包括呈弧形状的针本体,弧形状的针本体可在穿刺时拐弯走形,按照塑形要求勾勒出乳型并支撑保持住,针本体的穿刺段设有四面刃结构的刃口,通过四面刃结构的刃口保证穿刺效果,避免在穿刺过程中撕扯破坏真皮层,具体在做乳房线雕塑形时,将线雕用线固定在线孔中,手持针本体的手持段,通过穿刺段的刃口穿刺真皮层从而将线雕线导入乳房皮肤,线雕线按照弧形的针本体的轨迹埋设在真皮层处,以提拉支撑下垂的胸部,保持具有美感的胸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乳房塑形的线雕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刃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针本体;101、手持段;102、穿刺段;103、刃口;104、线孔;105、防滑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未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88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活塞气动卡盘
- 下一篇:一种管道对口调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