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9194.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0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汪春华;汪德宏;杨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4 | 分类号: | F21S8/04;F21V8/00;F21V3/06;F21W106/00;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凌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316 | 代理人: | 叶绿林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室内 阅读 顶灯 氛围 总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按钮组件及装在壳体外圈上的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所述线路板总成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发光源分别照射在导光条的两端;所述导光条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所述导光条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相邻反光齿间设置有反光平面,所述反光齿相对于导光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反光齿从导光条的端部向导光条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渐变齿二段和恒定齿段。本实用新型导光条安装方便,且散发出的光线亮度均匀性好且光线柔和,舒适性好,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室内氛围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室内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室内设计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者对室内环境的要求提高,汽车氛围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室内,以营造更好的室内环境,提高汽车的档次感。氛围灯主要由光源和导光体构成,通过导光体对光源的折射作用从而得到可视的光带结构。导光体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氛围灯的使用效果。目前氛围灯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导光体长度长,光衰严重,因此,从视觉角度上看,导光体的亮度不一致;2、导光体亮度太强,照射出来的光线不够柔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汽车室内阅读顶灯面积大,相应的导光体结构长,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减少光衰,使导光体的亮度保持一致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获得更加柔和的光照,提高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解决现有氛围灯结构光衰严重、亮度不均匀且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室内阅读顶灯氛围灯总成结构,包括安装在汽车顶棚上的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按钮组件及装在壳体外圈上的面罩,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线路板总成;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所述线路板总成上设置有两个发光源,发光源分别照射在导光条的两端;所述导光条上设置有氛围灯灯罩。
为使导光条的光线强度保持一致性,减少光衰,所述导光条的底面设置有一组反光齿,相邻反光齿间设置有反光平面,所述反光齿相对于导光条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反光齿从导光条的端部向导光条的中心可分为三段,分别为渐变齿一段、渐变齿二段和恒定齿段;所述渐变齿一段为斜齿结构,倾斜角度从导光条的端部向中间逐渐增大,反光齿间的反光平面长度相同;所述渐变齿二段为直齿结构,反光齿间的反光平面长度从靠近渐变齿一段的一端向恒定齿段逐渐递减;所述恒定齿段为直齿结构且反光平面的长度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所述渐变齿一段中反光齿的倾斜角度为10°~45°,所述渐变齿二段中反光平面长度为0.46mm~0.16mm,所述恒定齿段中反光平面长度为0.16mm。
为提高导光条的效果,同时方便装配,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导光条安置槽,导光条置于导光条安置槽内,所述氛围灯灯罩装在导光条安置槽上;所述导光条安置槽位于导光条的两端设置有透光孔,透光孔位于发光源的正上方,所述导光条的两端向下弯曲伸入透光孔内使导光条的端面位于发光源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导光条的侧向设置有一组定位柱,所述导光条安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柱相适配的定位槽口。
为使光照更加的柔和舒适,所述氛围灯灯罩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光体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发光源,两端的发光源向导光体的中间传动,从而保证导光体有足够的发光强度。然后通过导光体上反光齿的结构设计,大大降低了导光体的光衰,同时保证导光体各部分折射光强度的一致性,从而使导光体看上去亮度一致。所述氛围灯灯罩由掺杂有反光粉的透明材料制得,使导光体发出的光线更加的柔和舒适。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奥特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91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车载疲劳驾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太阳能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