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卫车辆吸嘴结构以及环卫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9305.2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3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浩;彭稳;伍东勇;时小兵;燕连杰;邱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会会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卫 车辆 结构 以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卫车辆吸嘴结构以及环卫车辆,该环卫车辆吸嘴结构包括吸嘴主体及抽吸管,吸嘴主体包括上顶板、下斜板、侧板及前翻板,两个侧板分别连接于上顶板两侧,前翻板通过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上顶板的前端,下斜板倾斜地连接于上顶板的后端;抽吸管设置于下斜板上且抽吸管通过下斜板上的通孔与内腔连通;上述吸嘴结构将抽吸管安装于下斜板处,使抽吸管的入口面较传统吸嘴的顶部水平布置变为倾斜布置,使抽吸管入口面中心高度显著降低,使得抽吸管对地面的吸力有效增强,地面垃圾需要抬升悬浮进入抽吸管内的高度减小,使吸嘴吸拾垃圾的时间缩短,内腔高度由前向后减小,整体有利于垃圾往抽吸管入口面压缩聚拢,不易发生垃圾遗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卫车辆吸嘴结构以及环卫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扫路车吸嘴的上顶板为平板结构,抽吸管固定与上顶板上,抽吸管距离地面约有100mm高度,地面垃圾进入吸嘴空腔后需向上悬浮运动一段距离才能进入抽吸管内被吸收,故当吸不足或车速较快时,垃圾均不能及时进入抽吸管内而掉落,进而从吸嘴后部遗漏,造成作业效果较差,效率较低。目前行业内为解决该问题,常通过提高风机转速,使抽吸管内及吸嘴内负压和流量增大,达到加快吸拾地面垃圾的目的提高作业效率,但是必然增加能耗和噪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环卫车辆吸嘴结构,以减少垃圾遗漏,提升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环卫车辆吸嘴结构的环卫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卫车辆吸嘴结构,包括:
吸嘴主体,包括上顶板、下斜板、侧板以及前翻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连接于所述上顶板的两侧,所述前翻板通过翻转机构可翻转地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前端,所述下斜板连接于所述上顶板的后端且所述下斜板倾斜向下设置,所述上顶板、所述下斜板、所述前翻板以及两个所述侧板围成所述吸嘴主体的内腔;
抽吸管,所述抽吸管设置于所述下斜板上且所述抽吸管通过所述下斜板上的通孔与所述内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下斜板远离所述上顶板的一端设置有向所述内腔外延伸的折边。
优选地,所述侧板与所述下斜板之间设置有后封板,所述后封板竖直布置,且所述后封板从所述前翻板向所述下斜板方向向内倾斜布置。
优选地,所述后封板与所述折边之间设置有底板,所述下斜板两侧的所述底板与地面之间形成通道,所述通道沿所述前翻板到所述下斜板方向尺寸逐渐减小,所述通道从所述内腔开口向所述上顶板方向尺寸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与所述内腔开口之间的距离H满足H≤100mm。
优选地,所述抽吸管与所述下斜板连通处的中心距所述内腔开口的距离h 满足h<H。
优选地,所述抽吸管与所述下斜板连通处的中心距所述内腔开口的距离h 满足h=H/2。
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活塞缸;或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直线电机;或者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以及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吸嘴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脚轮。
一种环卫车辆,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环卫车辆吸嘴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熙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9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