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977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0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龙晓荣;潘顺斌;蒋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11/00;E21D11/10;E21D11/15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2102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弱 围岩 隧道 局部 支护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包括让压锚杆、锚杆下螺帽、检测仪顶座、锚杆上螺帽、锚头、锚杆连接段和锚杆连接段支座;让压锚杆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锚杆下螺帽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锚杆连接段支座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锚杆连接段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检测仪顶座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锚杆上螺帽上端设置有锚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劲板结构可以很好地为整体结构带来稳定性,在原有的让压基础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有很好的技术效益;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自带有监测仪,可以及时地监控整体结构的稳固情况,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到及时预警,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护体系,特别涉及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建设向更深、更复杂地层发展,面临的软岩大变形问题越来越多,高等级公路的迅猛发展,大跨度软岩公路隧道的施工方法也不断发展,主要有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墙法等。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双侧壁导坑法和中隔墙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限制了大型施工机械的使用,降低了工效;二是在软硬围岩相间的隧道施工中,施工方法的调整时间很长;三是临时施工支护多、投入大、不经济;四是施工中相互干扰大;五是分部施工防水层和混凝土衬砌,运营病害多。在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高地应力环境、软弱围岩地区建设长大隧道,围岩常常表现出大变形特点。锚杆支护是围岩大变形控制最常用的措施,但是,传统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难以达到有效支护效果,主要原因是传统锚杆允许变形量小,当围岩出现较大的变形、围岩变形量超过传统锚杆的承受范围时,锚杆将出现拉断破坏,进而造成支护结构失效和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
这种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包括让压锚杆、锚杆下螺帽、检测仪顶座、锚杆上螺帽、锚头、锚杆连接段和锚杆连接段支座;让压锚杆的上端设置有锚杆下螺帽,锚杆下螺帽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支座,锚杆连接段支座上端设置有锚杆连接段,锚杆连接段上端设置有检测仪顶座,检测仪顶座上端设置有锚杆上螺帽,锚杆上螺帽上端设置有锚头。
作为优选:所述锚杆连接段支座两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检测仪支座;检测仪一端位于检测仪支座,另一端连接在检测仪顶座上。
作为优选:弹簧缠绕在锚杆连接段上。
作为优选:围岩初支层位于软弱围岩隧道的最外层,围岩初支层内侧为混凝土喷射层,混凝土喷射层内侧为钢护围网层;让压锚杆穿过围岩初支层、混凝土喷射层和钢护围网层;围岩初支层中还设置有顶部加劲板和中部加劲板,顶部加劲板位于围岩初支层的顶部最高处,中部加劲板位于围岩初支层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加劲板结构可以很好地为整体结构带来稳定性,在原有的让压基础上,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2.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自带有监测仪,可以及时地监控整体结构的稳固情况,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做到及时预警,有很好的技术效益。
3.本实用新型的让压锚杆结构简单有效,不需要其他过多的结构来起到让压的作用,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让压锚杆示意图;
图2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正面示意图;
图3是软弱围岩隧道局部让压支护体系的加劲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让压锚杆;2-锚杆下螺帽;3-检测仪支座;4-检测仪;5-检测仪顶座;6-锚杆上螺帽;7-锚头;8-弹簧;9-锚杆连接段;10-锚杆连接段支座;11-混凝土喷射层;12-围岩初支层;13-钢护围网层;14-顶部加劲板;15-中部加劲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9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