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床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499875.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敏;周萍;何巧芳;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智远创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19 | 代理人: | 王会龙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床板 | ||
一种过床板,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板和第二对板,第一对板和第二对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每个短边都设置有对准结构,对准结构为标志线或相配合的凹凸结构,第一对板包括:第一槽,以与短边相同的方向设置于至少一个短边;滑动部件,滑动设置于第一槽中;第一开口,设置于与第二对板相对的侧面;支撑板,与滑动部件固定连接,活动设置在第一开口内;第二槽,以与短边正交的方向连通于第一槽靠近第二对板的一端,用于接收滑动部件;第二对板包括:第二开口,设置于与第一对板相对的侧面,用于在通过滑动部件滑动支撑板时,容纳支撑板。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且对患者影响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床板。
背景技术
有些住院患者在术后禁止随意的身体活动或无法活动,在影像检查或者术后转移时,往往需要在病床和影像检查床、手术床和病床之间转移,目前,主要是利用过床板或中单来转移患者。
过床板通常为包覆有低摩擦力材料的硬质板材,在使用时,一个操作者将其从患者一侧插入,同时另一个操作者在患者另一侧朝向过床板的方向推动患者,直至患者转移至过床板;然后,抬至病床,将患者滑向病床适当部位,再抽出过床板,即完成患者的转移。
中单通常垫在手术床或病床上,类似床单,在需要转移患者时,为避免患者出现大幅度移动,通常需要2-4个操作者来抬起中单,以尽量减小转移过程对患者的影响。
但是,本发明人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不管是使用过床板,还是中单,其操作过程中均会对患者产生较大幅度的移动,这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患者的伤口。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一些其他形式的转移装置。文献1(CN201888883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病人转移担架,它由两根架杆和三至五片架板组成;该担架组合结构复杂,架板数量有限,难以安全的承载患者。文献2(CN102764186A)公开了一种病人移动担架,其将担架本体设置于升降机构,以方便移动、节省人力;但是这种担架仍未解决抬上和放下患者时移动幅度大的问题。文献3(CN102481224A)公开了一种患者转移床,其在上部移动板底下设置安装有滚轮的转送臂,只需将身体侧翻后即可转移患者到患者转移床或从患者转移床移下来;但是该转移床需要专门的装置,结构复杂,特别是在病房,空间有限,很难再放置这样的专门装置来代替过床板或中单转移患者。此外,例如Hill-Rom公司也有相关的患者移位产品,但是其结构更加复杂,对应用场景具有较大的限制,不适合于日常的场景。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易携带、对患者影响更小的转移装置,以完成例如病床和影像检查床、手术床和病床之间的患者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通过临床中的观察与实践,提出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安全、且对患者影响更小的过床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转移难题。
本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一种过床板,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对板和第二对板,所述第一对板和第二对板具有长边和短边,每个短边都设置有对准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对板包括:
第一槽,以与所述短边相同的方向设置于至少一个短边;
滑动部件,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槽中;
第一开口,设置于与第二对板相对的侧面;
支撑板,与所述滑动部件固定连接,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
第二槽,以与所述短边正交的方向连通于所述第一槽靠近所述第二对板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滑动部件;
所述第二对板包括:
第二开口,设置于与第一对板相对的侧面,用于在通过所述滑动部件滑动所述支撑板时,容纳所述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499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慕斯瓶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生产用收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