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流道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1185.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江功军;陈建东;关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联维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塑流道,开设在一模具中,包括一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呈圆环形,所述分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所述注塑口呈弧形,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采用圆环形设置,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可将注塑液体快速的流入模具内部的注塑腔内,并且圆弧形设置的分流通道更加适用于环形注塑腔,可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效率,并且通过多注塑口进行注塑时,防止了注塑液体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得注塑部件内部的气泡有效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注塑流道。
背景技术
注塑流道在注塑模具中注塑液体流入注塑模具内部的通道,现有的注塑通道大部分设置于所述注塑模具上方,使得注塑液体从上往下流入注塑模具中,这种注塑通道流入注塑模具的效率较慢,并且不适用于环形的注塑部件,因此亟需一种适用于环形注塑部件的注塑流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注塑流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流道,开设在一模具中,包括一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呈圆环形,所述分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所述注塑口呈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口呈扁平状。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通道设置有两个,所述分流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流道左右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通道上设置有缓冲部。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口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注塑口均匀的分布于所述分流通道上。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口的长度为0.5-2cm。
作为优选,所述注塑口与所述分流通道互相垂直,所述注塑口横截面呈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流道,开设在一模具中,包括一主流道和多个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呈圆环形,所述分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所述注塑口呈弧形,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采用圆环形设置,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可将注塑液体快速的流入模具内部的注塑腔内,并且圆弧形设置的分流通道更加适用于环形注塑腔,可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效率,并且通过多注塑口进行注塑时,防止了注塑液体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得注塑部件内部的气泡有效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
主流道--1,分流通道--2,注塑口--3,缓冲部--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注塑流道,开设在一模具中,包括一主流道1和多个分流通道2,所述分流通道2呈圆环形,所述分流通道2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3,所述注塑口3呈弧形,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2采用圆环形设置,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分流通道2上设置有多个注塑口3,可将注塑液体快速的流入模具内部的注塑腔内,并且圆环形设置的分流通道2更加适用于环形注塑腔,可有效的提高了注塑效率,并且通过多注塑口3进行注塑时,防止了注塑液体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得注塑部件内部的气泡有效减少。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使得注塑口3与模具内部的圆形注塑腔匹配,将注塑口3设计为扁平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联维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联维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11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杯状注塑模具的芯体结构
- 下一篇:单叶片固定的聚类风叶及轴流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