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护贴及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2223.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凯斌;梁艺瀚;祝波;黎林芳;谢飞;张云飞;钟文西;涂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C09J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邹秋爽 |
地址: | 5190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 具有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护贴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防护贴,可移除地贴合在车辆识别码的外侧,防护贴包括:防水层;海绵层,贴合在防水层上,海绵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防锈层。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大梁上的车辆识别码处容易生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贴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根据相关法规要求,汽车生产必须带有VIN码,即车辆识别码,该车辆识别码包含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等信息。汽车的大梁上的VIN码附近不能有任何打磨,焊接等作业痕迹,否则会导致VIN码不能识别,影响车辆年检。因此一旦出现锈蚀,处理锈蚀过程较为复杂。
相关的汽车行业内往往选择将VIN码打印在右前轮处的大梁上。在汽车年检拓印VIN码前,需对VIN码打印区进行清洗,清除表面残留的油污,灰尘等。而清洗作业会导致大梁表面涂层受损脱落,导致防腐性能下降,进而导致大梁表面锈蚀,售后维护处理成本高,且效率低下。
VIN码打印在前轮处的大梁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会有雨水被吹到VIN码所在的大梁表面,容易发生生锈现象。
2)VIN码大梁生锈后,不仅影响产品的售后质量,还会影响车辆年检。
3)VIN码大梁生锈后,售后维护成本较高。
4)车身大梁骨架的防护措施主要是电泳、喷漆,以及调试车间喷阻尼胶。但是打码后会破坏大梁表面的漆层,无法起到防锈效果。喷涂阻尼胶覆盖VIN码,导致无法拓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贴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大梁上的车辆识别码处容易生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贴,可移除地贴合在车辆识别码的外侧,防护贴包括:防水层;海绵层,贴合在防水层上,海绵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防锈层。
进一步地,防水层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海绵层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凹槽的槽深度小于等于海绵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防水层与海绵层接触的表面上设置有胶粘层。
进一步地,防护贴还包括连接在防水层的侧边上的凸耳。
进一步地,凸耳包括多个,多个凸耳沿防水层的侧边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防护贴还包括可移除地贴合在海绵层上的隔离层,隔离层位于海绵层远离防水层的一侧。
进一步地,防护贴还包括设置在防水层远离海绵层的一侧上的标识层。
进一步地,防水层为防水膜,海绵层呈长方体状,防水层的长度大于海绵层的长度,防水层的宽度大于海绵层的宽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和防护贴,车体上设置有车辆识别码,防护贴可移除地贴合在车辆识别码的外侧,防护贴为上述的防护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防护贴可移除地贴合在车辆识别码的外侧。防护贴包括:防水层和海绵层。海绵层贴合在防水层上,能够防止海绵层掉落。海绵层的至少部分表面包覆有防锈层。防锈层涂在车辆识别码上。这样海绵层存储的防锈层能够对车辆的车辆识别码处的进行密封防护。防护贴的设置能够解决车辆识别码在拓印前进行清洁后,导致车辆的表面防腐涂层脱落,使得防腐性能降低导致生锈的问题。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大梁上的车辆识别码处容易生锈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22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风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电线绕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