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502510.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瑶;李兰;王邹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峻卓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5/00 | 分类号: | E04G25/00;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宿松路372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智能化 组合 安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沿主梁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主梁柱上套设有限位管,限位管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限位管两侧的限位孔,限位孔和调节孔中穿有限位螺栓,限位管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支撑环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主梁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远离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支撑副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柱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铰接孔中设置有铰接螺栓和铰接螺母,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和支撑杆与铰接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
背景技术
土木建筑在建造的时候,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稳固和建筑工人的安全,需要各种各样的架体来临时支撑,待建筑施工完成后在进行拆除,最长使用的支撑方式就是搭建支撑安装架。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50956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利施工建筑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内侧转动安装活动杆。该水利施工建筑支撑结构通过调节底座和垫板之间的距离,能够大大的增加立柱底部支撑面积,确保立柱支撑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立柱底部不稳导致工人施工效率降低的情况。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立柱的支撑面积为固定面积,而需要支撑较大的减震物体时,由于上述立柱的支撑面积较小,需要较多的支撑立柱,耗时的同时也抬高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能够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智能化组合安装架,包括主梁柱,所述主梁柱为内部中空状,沿所述主梁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调节孔,所述主梁柱上套设有限位管,所述限位管的周面上开设有贯穿所述限位管两侧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和所述调节孔中穿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管的底面固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周面上铰接有架杆,所述架杆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与地面抵接,所述主梁柱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副板,所述支撑副板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柱靠近所述螺纹杆一侧的周面上固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铰接板,所述铰接板上开设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中设置有铰接螺栓和铰接螺母,所述铰接螺栓穿过所述铰接孔和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副板一端的端部与所述铰接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杆包括与所述支撑副板铰接的外螺纹杆和所述外螺纹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支撑时,先将主梁柱在限位管中粗调,并利用限位螺栓穿过限位孔和调节孔进行限定,再旋转螺纹连杆进行精调,使得支撑板抵接于建筑物,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建筑物进行支撑;而当待支撑物体较大时,打开支撑副板,再通过旋转内螺纹杆使得支撑副板紧紧抵接于建筑物,再利用铰接螺栓穿过铰接孔使得内螺纹杆铰接于铰接板上,从而可以利用支撑副板增大支撑面积,提高了支撑强度的同时,无需使用过多的安装架,也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梁柱远离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远离所述主梁柱的一端固接有延长柱,沿所述延长柱长度方向的周面上开设有所述调节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时,利用螺柱与主梁柱的底部螺栓连接,从而可以延长主梁柱的长度,进而可以支撑较高的建筑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峻卓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峻卓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5025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