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1102.6 | 申请日: | 2019-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雷雷;吴勇辉;范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329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涛;毛威<国际申请>=PCT/CN20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图像 人脸识别 边缘特征图像 判断结果 活体 人脸识别结果 电子设备 活体人脸 匹配结果 输出匹配 特征模板 输出 人脸 匹配 | ||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人脸的真假,从而能够提升人脸识别的安全性。该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识别目标的第一目标图像;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特征图像;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特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识别目标是否为活体人脸,并输出活体判断结果;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模板匹配,并输出匹配结果;根据所述活体判断结果和所述匹配结果输出人脸识别结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图像预处理、图像特征提取以及匹配与识别等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或面部识别。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智能门禁、移动终端、公共安全、娱乐、军事等诸多行业及领域。
当前人脸识别普遍使用的是基于人脸的二维(Two Dimensional,2D)图像进行识别,判断该2D图像是否为特定用户人脸,而不判断该2D图像是否来自活体人脸,换言之,现有技术中,基于2D图像的2D人脸识别没有防伪功能,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识别人脸的真假,从而能够提升人脸识别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识别目标的第一目标图像;
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特征图像;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特征图像确定所述第一识别目标是否为活体人脸,并输出活体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模板匹配,并输出匹配结果;
根据所述活体判断结果和所述匹配结果输出人脸识别结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带有防伪功能的人脸识别方案,通过对获取的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边缘特征图像,并基于该边缘特征图像进行人脸防伪,在判断该边缘特征图像是否来自活体人脸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模板匹配判断是否为用户,从而大大提高人脸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活体判断结果和所述匹配结果输出人脸识别结果,包括:
在所述匹配结果为成功时,根据所述活体判断结果输出人脸识别结果;或者,在所述活体判断结果为活体时,根据所述匹配结果输出人脸识别结果;或者,在所述匹配结果为失败或所述活体判断结果为非活体时,输出人脸识别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特征模板匹配,并输出匹配结果,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人脸检测;
当人脸检测成功时,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获取第一人脸图像;
将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预存的多个第一特征模板进行匹配;
当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所述多个第一特征模板中任意一个第一特征模板匹配成功时,输出匹配结果为成功;或者,
当所述第一人脸图像与所述多个第一特征模板匹配失败时,输出匹配结果为失败;
或者,当人脸检测失败时,输出匹配结果为失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目标图像为二维红外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目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边缘特征图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