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1393.9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12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江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4 | 分类号: | H04W16/14;H04W36/00;H04W76/18;H04W76/27;H04W76/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艾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共存 干扰 指示 方法 接收 装置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方法,适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确定所述终端存在或将要出现设备内共存干扰IDC;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可以在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确定终端存在或将要出现IDC,并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据此,可以保证工作在空闲态和非激活态的终端也能在存在或将要出现IDC的情况下,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使得基站确定造成干扰或受到干扰的载波信息,进而对IDC进行解决,以保证终端在空闲态和非激活态下的通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方法,设备内共存干扰接收方法,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装置,设备内共存干扰接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终端可以基于多种网络进行通信,而不同网络之间的信号可能产生干扰,导致终端无法正常通信。
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技术中引入了设备内共存干扰(In Device Coexistence,简称IDC)解决方案,具体是当终端中出现设备内共存干扰时,且终端自身并不能解决设备内共存干扰,向基站上报IDC指示信息,使得基站确定造成干扰或受到干扰的载波频率。
然而相关技术中上报IDC指示信息,尤其是因为硬件共享问题导致的IDC,主要是针对LAA(LTE Assisted Access,在非授权频段使用LTE网络技术)场景,而LAA场景中的终端只能工作在连接态。可是对于NR-U(NR-Unlicensed,在非授权频段使用NR网络技术)场景,终端并不限于工作在连接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方法,设备内共存干扰接收方法,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装置,设备内共存干扰接收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终端仅在连接态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设备内共存干扰指示方法,适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终端处于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时,确定所述终端存在或将要出现设备内共存干扰IDC;
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向基站发送IDC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RRC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RRC连接建立完成消息,RRC连接恢复完成消息,IDC问题指示消息,用户设备辅助信息上报消息。
可选地,所述RRC消息为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或RRC连接恢复请求消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拒绝消息或RRC连接释放消息,其中,所述RRC连接拒绝消息或所述RRC连接释放消息中包含第一重定向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重定向信息确定第一重定向频率;
接入所述第一重定向频率对应的小区。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拒绝消息或RRC连接释放消息包括:
在空闲态或非激活态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拒绝消息或RRC连接释放消息,或在进入连接态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RRC连接释放消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定向信息为第一重定向频率。
可选地,所述第一重定向信息为多个频率的优先级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第一重定向信息确定第一重定向频率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频率的优先级信息和当前所在小区的频率的优先级,确定第一重定向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3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线通信的同步和寻呼信道设计
- 下一篇:计算区域中的无线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