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1574.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渠;姚琪;张锋;吕志军;董立文;宋晓欣;崔钊;孟德天;王利波;谭纪风;孟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牛南辉;刘薇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的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的靠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且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电极;
用于平坦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第一介质层;
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二电极;
设置在所述第一介质层上的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第二介质层;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遮光部;以及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以使所述液晶层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液晶层能够将从所述液晶层的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入射的光会聚到所述遮光部;以及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液晶层能够将所述光发散到所述遮光部之间的部分,以从所述第二基板出射,
其中,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层的表面与所述第一电极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层的表面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树脂,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层的表面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层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电极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所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树脂,以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00埃,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50微米,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在1微米至1.5微米之间,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000埃,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在1.846至2.095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厚度为200埃,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为3微米,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为3微米,所述第一介质层的厚度为1.5微米,所述第二介质层的厚度为1000埃,以及所述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9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漏光率小于或等于0.005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为条状电极或点阵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为面电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
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基板之间且接触所述液晶层的第一取向层,以及
位于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且接触所述液晶层的第二取向层。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透明导电材料包括氧化铟锡。
13.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
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远离第二基板一侧的背光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57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