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1897.0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6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泷本依史;小高义纪;钟江亮祐;伊藤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L55/00 | 分类号: | F16L55/00;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霍玉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连接器(1)具备:筒主体(10),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11a)以及第二开口(12a)的筒状,且所述第一开口(11a)侧连接于第一配管(2)的端部,所述第二开口(12a)侧连接于第二配管(3)的端部,并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开口(11a)和所述第二开口(12a)之间流通;温度检测元件(41),其埋设于所述筒主体(10)的筒状部分,并对在所述筒主体(10)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端子(43),其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41),并在所述筒主体(10)的外侧露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构成:在连接第一配管和第二配管的连接器中具有对在连接器内流通的流体的温度等进行检测的检测元件。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使流体流通的筒主体、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检测元件容纳部、容纳于检测元件容纳部的检测元件、以及容纳于检测元件容纳部且与检测元件连接的端子。
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使流体流通的筒主体、从筒主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地设置的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端子容纳部、以及容纳于端子容纳部且与检测元件连接的端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8-215609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12-220025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检测元件容纳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径向外侧伸出地形成的检测元件容纳部。因此,连接器大型化。进一步地,连接器的壳体(筒主体以及检测元件容纳部)的形状复杂,从而使成本提高。另外,根据日本专利第5354393号公报中公开的连接器,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因此,检测元件有可能阻碍筒主体中的流体的流通。进一步地,由于检测元件直接受到流通的流体的压力,因此需要提高支承检测元件的那部分的刚性。因此,使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将温度检测元件的配置构成设为简易的构成来实现低成本化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具备:筒主体,其形成为在两端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的筒状,且所述第一开口侧连接于第一配管的端部,所述第二开口侧连接于第二配管的端部,并使流体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流通;温度检测元件,其埋设于所述筒主体的筒状部分,并对在所述筒主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端子,其电连接于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并在所述筒主体的外侧露出。
温度检测元件埋设于筒主体。即,温度检测元件配置于构成筒主体的筒状部分的区域。因而,温度检测元件既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也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由于温度检测元件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外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进一步地,由于温度检测元件不位于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因此也不会阻碍筒主体中流通的流体的流通。尤其是,与温度检测元件从筒主体的内周面靠径向内侧突出的情况相比,无需考虑支承温度检测元件的部位的刚性。因此,能够将连接器设为简易的构成。由此,也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连接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之前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在连接了第一配管以及第二配管的状态下的、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是流路方向上的连接器的筒主体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例的温度检测元件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第二例的温度检测元件附近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18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