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2003.X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郑士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216;G09G3/32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壁***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电路 主动 激发 显示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所述子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激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电激发光器件连接的第一驱动晶体管或者第二驱动晶体管和第三驱动晶体管;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阴极接电,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信号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扫描线;或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第三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接电,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扫描线,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信号线,通过减少扫描线和信号线上的负载并改变信号线的数目,提高了分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EL(Electroluminescence/电激发光)器件,包含: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LED/发光二极管)…等,于近年来大量用于制作显示器产品,相较于传统显示器(CRT,LCD…等),其应用面展现了更好的光学特性,更低的功耗表现,更好的产品型态可塑性,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节方法)驱动为广泛用于控制EL显示器的方法之一,以调变发光时间决定发光亮度及灰阶,提供了显示器于亮度线性度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PWM驱动方法常应用于PM(Passive Matrix/被动式矩阵)的面板设计架构,其简易的线矩阵方式绕线方式,虽降低了显示器背板的制造成本及驱动设计难度,但因显示驱动芯片需要克服线路上的大线路负载,而引起分辨率无法大幅提升的限制,阻碍了开发市场的动力。
在PWM技术应用于PM面板中,如图1和图2所示,PM面板横向(水平方向)(如S[n])和竖向(垂直于水平方向)(如R[m]G[m]B[m])均设置有多条电路线,横向和纵向分布排列的电路线交叉处设置一个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均包括三个子像素点(RGB),通过输入电流可同步控制每个子像素点进行发光。由于子像素点即EL器件直接连接于电路线中,电流直接从EL器件的一端流入另一端,以使得芯片发光。但电路线中的信号波形理想情况下,如理想波形(1)所示,实际通电后波形却如实际波形(2)所示,进而当大电流直接导入芯片中时,由于实际波形上升慢于理想波形,则会导致信号切换延迟的问题,从而限制高分辨率驱动的发展性。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子像素电路、主动式电激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将PWM驱动应用于AM(Active Matrix/主动式矩阵)面板架构上,可有效降低驱动负载,并于子像素内拆分多条信号线,进而大幅度提升分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子像素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激发光器件以及与所述电激发光器件连接的第一驱动晶体管或者第二驱动晶体管和第三驱动晶体管;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阴极接电,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信号线,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扫描线;或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接电,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扫描线,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信号线。
所述的子像素电路中,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分别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连接多个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入端均连接一个信号线,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均连接同一个扫描线,每个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端均连接所述电激发光器件的阳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移除和安装轴承的工具以及用于更换轴承的方法
- 下一篇:通气组件及通气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