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钎焊用铝合金及铝钎焊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2073.5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1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森祥基;三宅秀幸;吉野路英;岩尾祥平;江戸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21/02;C22C21/08;C22C21/10;C22C21/14;C22C21/16;B23K35/28;B32B15/01;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刁兴利;康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钎焊 铝合金 | ||
1.一种钎焊用铝合金,其通过Al-Si系钎料供于钎焊,其特征在于,
以质量%计含有0.01~2.0%的Mg、0.005~1.5%的Bi,并且,
关于所述铝合金中所包含的Mg-Bi系化合物,在与钎焊前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截面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01μm以上且小于5.0μm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场中存在多于10个,并且,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Mg-Bi系化合物在每10000μm2视场中为小于2个,
进而,关于铝合金中所包含的Bi单质的粒子,在与钎焊前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截面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5.0μm以上的直径的Bi单质的粒子在每10000μm2视场中为小于5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钎焊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合金中的Mg与Bi的原子浓度比为Mg/Bi=1.5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钎焊用铝合金,其中,
所述铝合金中所包含的Ca以质量ppm计设为100pp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钎焊用铝合金,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合金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Si:0.05~1.2%、Mn:0.1~2.5%、Cu:0.01~2.5%、Fe:0.05~1.5%、Zr:0.01~0.3%、Ti:0.01~0.3%、Cr:0.01~0.5%、Zn:0.1~9.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一种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该钎焊用钎焊板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由至少一层以上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铝合金层叠而成,且进一步层叠有Al-Si系钎料而位于最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Al-Si系钎料以质量%计含有Si:1.5~14%,进一步含有Mg:0.01~2.0%、Bi:0.005~1.5%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中,
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Ca以质量ppm计设为100pp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中,
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Ca以质量ppm计设为100pp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Al-Si系钎料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0.1~9.0%的Zn。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Si粒子,从表层面方向观察时,在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8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数量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1.75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数量为25%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Si粒子,从表层面方向观察时,在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0.8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数量中,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1.75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数量为25%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8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Si粒子,相对于总表面积的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1.75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面积率为0.1~1.5%的范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Si粒子,相对于总表面积的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1.75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面积率为0.1~1.5%的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钎焊用钎焊板,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Al-Si系钎料中所包含的Si粒子,相对于总表面积的以当量圆直径计具有1.75μm以上的直径的Si粒子的面积率为0.1~1.5%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铝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0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