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铅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2565.4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0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河电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541 | 分类号: | H01M50/541;H01M4/1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岳;闫小龙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本发明提供具有能够有效地防止正极连接片的断裂的构造的铅蓄电池,所述正极连接片的断裂起因于在为中容量以上同时仅流动比较小的电流的铅蓄电池的遍及长期间的运用中产生的正极板的延伸。本发明是,一种铅蓄电池,具备:经由隔离板交替地层叠正极板和负极板后的极板组、将上述极板组的相同极性彼此的极板的耳部连结后的连接片、以及将上述连接片与极柱连接后的极柱的底座,所述铅蓄电池的特征在于,从正极侧的极柱的底座与正极连接片的接合部分的二个边缘部起到在各个边缘部的相同侧存在的上述正极连接片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为止的距离为0~20mm,上述正极连接片的宽度为10~25mm,并且,上述正极连接片的厚度为5~15mm,另外,除了耳部和足部之外的正极板的高度为180mm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蓄电池,更详细地涉及为中容量以上同时仅流动比较小的电流的铅蓄电池中的、正极连接片的尺寸以及上述正极连接片与将该正极连接片和正极极柱连接的正极侧的极柱的底座(以下,存在称为“正极极柱的底座”的情况。)的接合位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地知晓以下铅蓄电池:将经由以玻璃纤维为主体的隔离板交替地层叠多个正极板和多个负极板而形成的极板组收容于电槽内,通过连接片连结上述极板组中的相同极性彼此的极板的耳部,在与该连接片连接的极柱的底座设置极柱,所述多个正极板是将正极活性物质浆填充到以铅或铅合金为主成分的基板而成,所述多个负极板是将负极活性物质浆填充到以铅或铅合金为主成分的基板而成。此外,近年来,针对这样的铅蓄电池的长寿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产业用铅蓄电池中,还存在需要15年以上例如20年的寿命的品种。
为了谋求铅蓄电池的长寿命化,例如,已知一种铅蓄电池:具有通过由铅或铅合金构成的连接片将多个极板的各耳部连接后的极板组,所述铅蓄电池的特征在于,与前述各耳部的板面方向平行方向的前述连接片的截面积伴随着远离存在极柱的部分而逐渐变小(专利文献1)。该发明涉及为大容量且流动大电流的铅蓄电池,提出能够防止由在以大电流放电时产生的温度上升造成的连接片的熔断并且使浪费的铅或铅合金极力减少的连接片的形状。此外,提出一种使用了规定的材料的控制阀式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在将正极极柱(positive electrode pole)与正极连接片的连结部的长度设为M1(mm)并且将正极连接片的长度设为M2(mm)时M1/M2≥0.4。该发明提供为了防止来自在正极极柱与正极连接片的连结部存在的间隙例如裂缝的腐蚀的进行而通过改变正极极柱与正极连接片的连结部的形状来提高耐腐蚀性而寿命性能优越的控制阀式铅蓄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73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23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蓄电池,所述铅蓄电池为中容量以上同时仅流动比较小的电流,并且,具有能够有效地防止正极连接片的断裂的构造,所述正极连接片的断裂起因于在遍及长期间的运用中发生的正极板的延伸。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涉及为大容量且流动大电流的铅蓄电池,提供避免由在流动大电流时产生的热造成的连接片的熔断的构造。例如,在实施例中,在2V-1, 000Ah的铅蓄电池中,测定以3C10A(3, 000A)的大电流放电时的连接片温度,观察并评价连接片的熔断的有无。可是,在容量较大的中容量以上的铅蓄电池即根据用途仅流动0.6C10A以下的小的电流那样的铅蓄电池中,原本就不可能发生由于放电电流而产生温度上升而连接片熔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河电池株式会社,未经古河电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25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