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减少噪声的电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3565.6 | 申请日: | 2019-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9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德里克·尼古拉斯·哈姆;安德鲁·约翰·瑞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克瑞恩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9 | 分类号: | H04M1/19;G10L21/0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董李欣 |
地址: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减少 噪声 电气设备 | ||
一种用于减少噪声的电气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110),该第一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声源的声波并将所述声波转换为包括噪声分量的第一电信号;第二麦克风(112),该第二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环境噪声并将所述环境噪声转换为第二电信号。第二电信号的极性与第一电信号的极性相反。该电气设备还包括连接第一麦克风(110)和第二麦克风(112)的电路(113)。电路(113)被配置为合并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以通过极性相反的第二电信号减小第一电信号中的噪声分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噪声消除和减少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噪声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噪声控制或噪声消除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减少不期望的声音的手段,这通常是出于个人舒适、环境考虑或法律合规的目的。它已在诸如蜂窝电话、双向无线电/对讲机、麦克风、耳机、扬声器等许多电子和通信设备中实现。此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不希望的(例如环境)噪声,从而仅听到期望的声音,例如人的语音。
在通信或录音期间,周围的环境噪声造成通信或录音中的干扰,并且不允许声音的有效传输。例如,在用户之间通过对讲机进行通信期间,环境噪声可能会比用户的语音更大,或者大到足以干扰通信。结果,用户不能清楚地听到彼此的声音。
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开发一种用于减少噪声并且不会遭受以上缺陷或至少提供可行且有效的替代方案的电气设备。
发明内容
以下通过各种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文阐述的实施例。
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噪声的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一麦克风被配置接收来自声源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包括噪声分量的第一电信号,其中,第一麦克风包括第一正极端和第一负极端,第一电信号为从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正极端输出;第二麦克风,第二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周围环境的环境噪声并将环境噪声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其中第二麦克风是包括第二正极端和第二负极端的驻极体麦克风,第二电信号为从第二麦克风的第二负极端输出,使得第二电信号的极性与第一电信号的极性相反;电路,该电路连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其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器,所述第二电阻器连接到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第二负极端,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第二正极端连接到所述电路的所述接地端,所述第二电阻器被配置为产生用于所述第二麦克风的所述第二负极端的第二偏电压,减小通过第二麦克风的电流,以使所述第二点信号极性相反,所述电路进一步并被配置为合并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以通过极性相反的第二电信号减小第一电信号中的噪声分量。
有利的是,表示环境噪声的第二电信号与第一电信号在极性上相反并且与第一电信号合并。这样,第一电信号中的噪声分量被大大减少,并且合并后的信号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因此,在接收设备处基于合并的信号产生的声音对于使用该接收设备的用户而言更加清晰。
第一麦克风是单向驻极体麦克风,其中第一负极端连接到电路的接地端。
第二麦克风是全向驻极体麦克风。
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器,该第一电容器连接在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正极端与电路的接地端之间,以便滤除第一电信号中的高频电流。
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器,该第一电阻器连接到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正极端,以产生用于第一麦克风的第一正极端的第一偏电压。
该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感器,该第一电感器与第一电阻器串联连接,以防止高频干扰。
该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器,该第二电容器连接在第二麦克风的第二负极端与电路的接地端之间,以便滤除第二电信号中的高频电流。
该电路还包括第二电感器,该第二电感器与第二电阻器串联连接,以防止高频干扰。
该电路还包括输出端子,该输出端子用于连接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以便在输出端子处合并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克瑞恩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达克瑞恩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3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