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及其运转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3650.2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5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雄哉;堀场香奈;菅谷秀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C04B7/44;F23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燃烧 装置 及其 运转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其能够根据所用燃料在运转操作中自如地形成优选的燃烧状态。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由多个同心圆筒状构件分隔出的多个流路的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并且具备:固体粉末燃料用流路;与固体粉末燃料用流路相邻地配置于内侧且具备空气流的回旋机构的第一空气流路;以同心圆状配置于比固体粉末燃料用流路更靠近外侧的最外侧且包括形成空气流的直进机构的3个以上的第二空气流路的外侧空气流路组;以及,配置于第一空气流路的内侧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用流路。对于构成外侧空气流路组的3个以上的第二空气流路,配置为在从第二空气流路分别喷出的空气流合流而能够构成一个空气流的范围内与径向接近,并且构成为能够针对第二空气流路的每一个独立地控制从第二空气流路各自喷出的空气流的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有效利用可燃性固体废弃物作为水泥熟料烧成时的辅助燃料的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这种水泥窑用燃烧器装置的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废塑料、木屑、汽车粉碎残渣(ASR:automobile shredder residue)等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具有可用作烧成(煅烧)用燃料的程度的热量。在此,在用于水泥熟料的烧成的回转窑中,人们正在推进有效利用可燃性固体废弃物作为主燃料即粉煤的代替燃料。下面,将用于水泥熟料的烧成的回转窑称为“水泥窑”。
以往,从燃料再循环的观点出发,在将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用作水泥窑的燃料的情况下,人们施行了在对水泥熟料的品质的影响小的设置于窑尾部的预烧炉中的利用。然而,由于在预烧炉中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使用量接近饱和,因此寻求在设置于窑前部的主燃烧器中利用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技术。
然而,在水泥窑的主燃烧器中,在将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用作辅助燃料的情况下,有时产生从主燃烧器喷出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即使落在水泥窑内的水泥熟料上也继续燃烧的现象(下面称为“着陆燃烧”)。若产生该着陆燃烧,则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着陆点周边的水泥熟料被还原烧成,产生水泥熟料的白色化、熔结反应的异常。
为了使可燃性固体废弃物不发生着陆燃烧,寻求如下技术:(i)使在水泥窑内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漂浮状态长时间持续,从而使该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在该漂浮状态下结束燃烧的技术;或者,(ii)使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在水泥窑内的远方(窑尾侧)着陆,从而在熟料原料到达熔结的主反应域前使该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结束燃烧。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作为能够使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大部分以漂浮状态燃烧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其设有用于喷出作为主燃料的粉煤的主燃料燃烧器和吹入可燃性固体废弃物的辅助燃烧器,在该水泥窑中,将来自主燃料燃烧器的一次空气以在来自水泥窑主体的窑前侧的轴线方向视野下沿一方向回旋的方式供给,并且在该主燃料燃烧器的外方且在相对于穿过所述轴线的垂直线而从主燃料燃烧器的顶部(0°)绕轴线向与所述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达到55°的范围内设置有辅助燃烧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375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方法中,使可燃性固体废弃物成为漂浮状态的效果不足,且可使用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受限于废塑料等的堆积比重(bulk specific gravity)小的材料。另外,即使是废塑料也存在难以使外径超过15mm尺寸的熟料在漂浮状态下完全燃烧的技术问题。即,按照专利文献1的方法能够利用的可燃性固体废弃物在堆积比重、大小的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未经太平洋水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3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