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产素受体抑制剂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4494.1 | 申请日: | 201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4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邵启云;杨俊然;徐超;杜振兴;王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14 | 分类号: | C07D401/14;A61K31/397;A61K31/4196;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22204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催产素 受体 抑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提供催产素受体(OTR)抑制剂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的多晶型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无定型而言,所述多晶型的OTR抑制剂具有更高的纯度,更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开发适合工业生产且生物活性良好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披露中提供了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的晶型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CT/CN2017/117421(申请日2017.12.20)描述了一种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药效实验显示了该化合物对0TR具有高选择性抑制作用,且具有较好的脑通透性,可有效阻断催产素所介导的催产素受体的下游功能。
多晶型现象是指固态物质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从而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同种药物不同晶型之间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其生物利用度也可能会存在差别。同时,鉴于固体药物晶型及其稳定性对其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深入进行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的多晶型研究,获得纯度高且化学性质稳定的晶型,对开发适合工业生产且生物活性良好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披露中提供了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的A晶型,以衍射角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在11.06,14.38,21.81,22.98,24.38,24.80,26.88处有特征峰。
在可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的A晶型,以衍射角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在11.06,12.10,14.38,18.94,21.09,21.81,22.98,24.38,24.80,26.88处有特征峰。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A晶型,以衍射角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在7.16,10.44,11.06,12.10,14.38,17.00,17.67,18.94,21.09,21.81,22.98,24.38,24.80,26.88处有特征峰。
在另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A晶型,以衍射角2θ角度表示的X-射线粉末衍射图谱如图1所示。
本披露中还提供了制备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的A晶型的方法。
制备A晶型的方法一,包括:
(a)将化合物5-(3-(3-(6-氟萘-1-基)氮杂环丁烷-1-基)-5-(甲氧基甲基)-4H-1,2,4-三氮唑-4-基)-2-甲氧基吡啶加入溶剂(I)中,搅拌溶解或加热溶解
(b)挥发;
本法所述溶剂(I)所用体积(ml)为化合物重量(g)的1~100倍,可以为1、2、3、4、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倍;所述溶剂(I)选自丙酮、环己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2-丁酮、二甲基亚砜、乙酸异丙酯、乙酸丁酯、正丙醇、甲基异丁酮、1,4-二氧六环、丙二醇甲醚、异戊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乙酸乙酯、丙酮、甲基叔丁基醚/四氢呋喃、四氢呋喃、丙酮/环己烷、正丙醇、乙酸异丙酯、2-丁酮、二甲基亚砜、甲基异丁酮、1,4-二氧六环、丙二醇甲醚、异戊醇、水/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丁酯。
制备A晶型的方法二,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