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遮阳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4781.2 | 申请日: | 2019-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7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金敃成;李万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敃成;李万根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1L31/042;H02S30/00;H02S40/38;H02S40/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地址: | 韩国忠清南道牙山***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阳篷 太阳能电池 组件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的一种遮阳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太阳能电池组件被附着设置在上面成为一体的聚光遮阳板;设置于聚光遮阳板壳体上并用手动或自动正逆旋转的旋转轴;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并使所述聚光遮阳板被卷成卷筒形态存放的滚筒;设置于所述滚筒的两侧端部,使所述聚光遮阳板排列的排列导向圆盘;设置于所述聚光遮阳板前端的前端支架;设置于所述聚光遮阳板壳体的进出口,在所述聚光遮阳板进出入时使所述聚光遮阳板排列并支承的排列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聚光遮阳板上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太阳能电池组件聚光时将聚光遮阳板展开的遮阳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遮阳篷是安装在建筑物出入口的墙面上侧或者车顶,阻挡阳光形成阴地,或者挡住雨水,防止雨水降落到出入口或出入门前方以保护场所安全的结构物。
如上所述被安装使用的遮阳篷中,房车等休闲汽车上安装使用的遮阳篷是还利用太阳电池组件增加产电功能,如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6-0107609号(车用遮阳篷)和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086923号(车用太阳电池应用系统)以及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6-0094041号(具备太阳电池组件的车用遮阳篷)。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086923号(车用太阳能应用系统)是汽车发动机起动时,将由所述发动机起动而发生的电能和由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电能贮存到所述汽车的蓄电池中,发动机停止时,将由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输出的电能根据外部温度贮存到所述蓄电池,或者输入到内置于所述汽车空调装置中的送风机中,或者先给所述汽车的预热装置供应电能,然后发动机停止时收到电路和点火信号后,所述发动机起动时使电路短路同时,所述发动机停止时使电路开放,收到点火开关关闭信号后,所述发动机起动时使电路开放同时,所述发动机停止时使电路短路。
需预热的配件是多个,但由太阳能电池生产的能量不足以预热这些所有配件时,可以对多个配件选择性地进行预热。
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6-0094041号(具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车用遮阳篷)是,在形成主体部的遮阳篷壳体内部可以卷轴为轴旋转地设置,使得可通过装配于遮阳篷壳体一侧面的电机正逆旋转,一端固定于卷轴的遮阳板的前端上装配支架,所述遮阳篷壳体和支架之间设置可将展开的遮阳板托住支撑的支架,且在所述遮阳板的上面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即太阳能电池组件粘贴设置,利用设置于所述遮阳板上面的太阳能电气组件将阳光聚集,并将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生成的电输入到蓄电池。
但这是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粘贴在上面的遮阳板在剖面直径较小的卷轴上直接卷绕,因此遮阳板上面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卷于小直径卷轴时容易受到损伤,丧失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功能,而且主体部(遮阳篷壳体)的出入口单纯地保持开放的状态,当遮阳板通过主体部(遮阳篷壳体)的出入口被拉进或拖出展开时,太阳能电池组件与主体部(遮阳篷壳体)的出入口冲撞而损伤太阳能电池组件,尤其是通过遮阳板上面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聚集阳光,并将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生成的电输入到蓄电池,但完全不具备将聚集阳光产电的技术结构要点而受限。
专利文献[9]
(专利文献1)KR10-2006-0107609 A;
(专利文献2)KR10-2012-0086923 A;
(专利文献3)KR10-2016-0094041 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经过改进的遮阳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装置,从而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在设置于如房车等休闲汽车上使用的遮阳篷功能上增加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产电功能而成的遮阳篷式太阳能电池组件发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敃成;李万根,未经金敃成;李万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4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