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锂二次电池用正极、锂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5464.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95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桂太;本多祥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H01M4/36;H01M4/50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电池 正极 活性 物质 | ||
1.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表面具备包含锂和铝的金属复合氧化物并具有锂离子导电性的包覆层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由能够掺杂和脱掺杂锂离子的一次颗粒凝聚而成的二次颗粒形成,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至少含有镍和铝作为除了锂以外的金属,并且满足全部下述条件(1)~(2),
(1)将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颗粒表面的由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析(SEM-EDX)测定的铝的检测强度与镍的检测强度之比(铝的检测强度/镍的检测强度)设定为AR,
将以加速电压为3kV实施了SEM-EDX测定时的所述AR设定为AR3,
将以加速电压为10kV实施了SEM-EDX测定时的AR设定为AR10,
算出所述AR3与所述AR10之比[AR3/AR10]的平均值[Ave(AR3/AR10)]和标准偏差[σ(AR3/AR10)],
由所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算出变异系数[σ(AR3/AR10)]/[Ave(AR3/AR10)],
所得到的变异系数的倒数[Ave(AR3/AR10)]/[σ(AR3/AR10)]为6.1以上,
(2)所述AR3的平均值为0.025以上。
2.一种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的表面具备包含锂和锆的金属复合氧化物并具有锂离子导电性的包覆层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锂复合金属化合物由能够掺杂和脱掺杂锂离子的一次颗粒凝聚而成的二次颗粒形成,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至少含有镍和锆作为除了锂以外的金属,并且满足全部下述条件(1)~(2),
(1)将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颗粒表面的由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型X射线分析(SEM-EDX)测定的锆的检测强度与镍的检测强度之比(锆的检测强度/镍的检测强度)设定为ZR,
将以加速电压为5kV实施了SEM-EDX测定时的所述ZR设定为ZR5,
将以加速电压为10kV实施了SEM-EDX测定时的ZR设定为ZR10,
算出所述ZR5与所述ZR10之比[ZR5/ZR10]的平均值[Ave(ZR5/ZR10)]和标准偏差[σ(ZR5/ZR10)],
由所述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算出变异系数[σ(ZR5/ZR10)]/[Ave(ZR5/ZR10)],
所得到的变异系数的倒数[Ave(ZR5/ZR10)]/[σ(ZR5/ZR10)]为1.0以上,
(2)所述ZR5的平均值为0.002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田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54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反转阀
- 下一篇:电池单元的带附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