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超薄屏下光学传感器中的透镜-针孔阵列设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5487.3 | 申请日: | 2019-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2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毅;皮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武甜;徐勇勇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指纹 超薄 光学 传感器 中的 透镜 针孔 阵列 设计 | ||
提出了一种通过使用用于改进的光学指纹感测的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600a)提供指纹的屏上光学感测的设备(200,700)。该光学传感器模块(600a)包括:(1)光学检测器的光学传感器阵列(621),用于检测携带指纹图案的光,(2)针孔层(920a,617i),其被构造为包括针孔阵列,并且位于光学传感器阵列(621)上方,用于空间过滤由光学检测器检测的入射光;以及(3)透镜层(617h),其被构造为包括形成在针孔层(920a,617i)上方的透镜阵列,其中透镜在空间上被分离并定位,使得一个透镜被设置在针孔阵列中的一个对应的针孔(951,959)上方,并且透镜阵列中的不同透镜被分别放置在针孔阵列中的不同针孔(951,959)上方,以允许光学传感器阵列(621)接收并检测入射光。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文件要求于2018年10月8日由申请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申请号为62/742,900,发明名称为“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屏下光学传感器中的透镜-针孔阵列设计”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和利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专利文件的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专利文件涉及在电子设备或系统中指纹的感测以及执行其他参数测量的一个或多个感测操作,该电子设备或系统包括移动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便携式设备和更大的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传感器可以在电子设备或系统中实现,以提供某些期望的功能。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被识别并且与非授权用户进行区分的计算机和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安全访问的需求不断增长。
例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平板PC、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个人、商业和政府的使用中越来越普及。供个人使用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安全机制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又如,用于组织或企业的计算机或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系统可以被保护,使其仅允许授权人员访问,以保护用于组织或企业的信息或设备或系统的使用。
存储在便携式设备和计算机控制的数据库、设备或系统中的信息可以具有应当被保护的某些特性。例如,存储的信息本质上可以是个人信息,例如,个人的联系人或电话簿、个人照片、个人健康信息或者其他个人信息,或者可以是组织或企业专用的机密信息,例如,企业财务信息、员工数据、商业机密和其他专有信息。如果访问电子设备或系统的安全性被损害,这些数据会被其他人访问,从而导致个人隐私的泄露或有价值的机密信息的丢失。除了信息安全之外,对计算机和计算机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安全访问还可以使得计算机或计算机处理器控制的设备或系统,例如,计算机控制的汽车和以及ATM等其他系统的使用得到保护。
对移动设备等设备或电子数据库和计算机控制的系统等系统的安全访问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实现,包括使用用户密码。然而,密码可能被轻易窃取或获取,密码的这种性质会降低安全等级。此外,用户需要记住密码才能使用受密码保护的电子设备或系统,而如果用户忘记密码,那么用户需要进行某些密码恢复程序以获得认证,或以其他方式重新获得对设备的访问。遗憾的是,各种情况下,这样的密码恢复过程对用户而言较为繁琐,并且具有各种实际限制和不便。
可以利用个人指纹识别实现用户认证,以增强数据安全性,同时减轻与密码相关联的某些不期望的影响。
包括便携式或移动计算设备的电子设备或系统可以采用用户认证机制来保护个人或其他机密数据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电子设备或系统上的用户认证可通过一种或多种形式的生物标识符执行,其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常规密码认证方法一同使用。生物标识符的一种形式是人的指纹图案。指纹传感器可以内置于电子设备或系统中,以读取用户的指纹图案作为认证过程的一部分,使得该设备或系统只能由授权用户通过该授权用户的指纹图案的认证来解锁。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5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