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5617.3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杰;郭圣文;舒利中;周瑞;唐东;王淑海;何垠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虹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细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8 | 代理人: | 仉玉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施工 车辆 车载 系统 | ||
一种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包括:车载采集装置(11)、车载终端(12)和车载微基站(13),车载采集装置(11)用于采集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车载终端(12)设置在隧道施工车辆内,连接车载采集装置(11)和车载微基站(13),用于将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传输至车载微基站(13),车载微基站(13)设置在隧道施工车辆上,连接隧道微基站,用于通过隧道微基站发送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车辆上大都安装有各种车载系统,能实现各种智能控制、测速、定位及传输信号等功能。目前各种车载系统都是基于地面网络通信系统,在城市地铁、水利隧道、城市管廊、矿山等隧道内施工阶段,由于工程施工周期较短,在隧道土建施工时,不会安装移动通信基站。现有的隧道内移动网络是通过在隧道内安装隧道微基站,采用隧道微基站自组网技术,实现隧道内移动网络的覆盖。
然而,现有的隧道内移动网络只限于监控、语音对讲等安全生产监控用途,无法应用于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隧道施工车辆无法连接到隧道内移动网络,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在隧道内无法实现智能控制、测速、定位及传输信号等功能,导致作业效率低,给隧道内施工作业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地面指挥中心无法获知隧道施工车辆的现状,且当发生撞车、溜车等情况时,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无法及时将施工现场情况发送至地面指挥中心,地面指挥中心的调度人员也无法监控隧道施工车辆,不能及时指示隧道内施工人员躲避危险,引发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隧道施工车辆与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地面指挥中心的调度人员之间无法互联互通,隧道施工车辆作业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的问题。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车辆的车载系统,包括:车载采集装置、车载终端和车载微基站;
所述车载采集装置,用于采集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
所述车载终端,设置在所述隧道施工车辆内,连接所述车载采集装置和所述车载微基站,用于将所述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传输至所述车载微基站;
所述车载微基站,设置在所述隧道施工车辆上,连接隧道微基站,用于通过所述隧道微基站发送所述隧道施工车辆的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微基站,还用于通过所述隧道微基站接收地面信号,所述地面信号包括地面指挥中心发送的调度指令信息;
所述车载终端,还用于从所述车载微基站接收所述地面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隧道施工车辆外表面,用于采集隧道施工车辆周边环境的图像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采集装置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隧道施工车辆上,用于采集所述隧道施工车辆所处环境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采集装置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定位传感器、测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隧道施工车辆上,用于通过所述车载微基站和所述隧道微基站采集所述隧道施工车辆的状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终端包括:显示器;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调度指令信息,或所述图像信息,或所述环境信息,或所述状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终端包括:对讲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虹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虹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5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