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缆固定结构、光缆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6988.3 | 申请日: | 2019-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程剑;杨安良;喻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贾莹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缆 固定 结构 连接 装置 | ||
1.一种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件,其用于固定光缆的第一配合面上具有第一穿缆结构;
第二夹持件,其用于固定所述光缆的第二配合面上具有第二穿缆结构;
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对合并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件的第一配合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第二配合面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紧固件的作用下相接触,且所述第一穿缆结构和所述第二穿缆结构对接形成用于供所述光缆穿过的光缆通孔;所述光缆通孔与所述光缆过盈配合;
撕裂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中用于光缆穿出的第一端面相连接;
保护盖,其一部分与所述撕裂件相连接,另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一端面,并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通过所述紧固件对合时覆盖所述光缆通孔的孔口,且所述撕裂件和所述保护盖将所述光缆通孔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对合,所述保护盖伸出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中用于光缆穿出的第二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光缆固定结构还包括包覆件;
所述包覆件与所述保护盖伸出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相连接;所述包覆件用于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对合的情况下,包覆于所述第二夹持件远离所述第二配合面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为条状,且沿所述保护盖的边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件为条状,且沿所述保护盖的边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覆件为条状,且沿所述保护盖的边缘设置;
所述包覆件的第一端覆盖所述撕裂件的第一端;所述包覆件的第二端覆盖所述撕裂件的第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裂件为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位于所述保护盖的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光缆的走线方向,所述撕裂件的厚度小于所述保护盖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远离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包括相互卡合的卡扣和卡槽;
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夹持件相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面上;
或者,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夹持件相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穿缆结构包括:
第一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配合面上,且包括靠近所述保护盖的第一穿出侧壁和远离所述保护盖的第一穿入侧壁;
第一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出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第一卡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一穿入侧壁上,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所述第二穿缆结构包括:
第二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配合面上,且包括靠近所述保护盖的第二穿出侧壁和远离所述保护盖的第二穿入侧壁;
第二走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穿出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第二卡线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穿入侧壁上,与所述第二凹槽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走线槽与所述第二走线槽对接形成的过孔与所述光缆间隙配合;
所述光缆固定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线槽的槽底上、所述第二卡线槽的槽底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用于对所述光缆进行限位,使得具有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所述第一卡线槽与具有所述第一限位凸块的所述第二卡线槽对接形成的过孔与所述光缆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698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