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电化学器件、锂离子二次电池及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7334.2 | 申请日: | 201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70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桑岛佳子;山内昭佳;铃木悠希;林航太郎;仲村尚子;山田贵哉;下冈俊晴;山本祯洋;山崎穣辉;高桥谦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C07C69/533;C07C233/09;C07C233/13;C07D295/185;H01G11/64;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龚敏;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府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电化学 器件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组件 | ||
1.一种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下述通式(1-1)和(1-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通式(1-1):
式中,R101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2~9的炔基、或者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在结构中,可以含有选自O、Si、S和N中的至少一种;
通式(1-2):
式中,R102和R103(i)相互独立地为H、F、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2~7的烯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2~9的炔基、或者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为5~12的芳基,或者、(ii)为相互连结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5元或6元杂环的烃基;R102和R103在结构中含有或不含有选自O、S和N中的至少1种。
2.一种电化学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
3.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
4.一种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器件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5.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11)表示:
式中,R111为碳原子数2~7的氟代烯基、碳原子数2~7的氟代炔基、碳原子数5~9的未氟代的炔基、或者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在结构中含有或不含有选自O和Si中的至少1种。
6.一种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12)表示:
式中,R112和R113(i)相互独立地为F、碳原子数1~7的未氟代的烷基、碳原子数1~5的氟代烷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3~7的烯基或者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3~7的炔基,且R112和R113中的至少任一者为F、碳原子数为3~7的未氟代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氟代烷基、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为3~7的烯基、或者氟代或未氟代的碳原子数为3~7的炔基,或者(ii)为相互连结而与氮原子一起形成5元或6元杂环的烃基;R112和R113在结构中含有或不含有选自O、S和N中的至少1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73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蝶形阀
- 下一篇:部件的再生方法以及海水淡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