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控制电路的装置、操作装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7711.2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9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E·本特松;O·赞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08 | 分类号: | H04B7/0408;H04B7/0456;H04L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控制电路 装置 操作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包括控制电路的装置、操作装置的方法。一种操作装置(101、102)的方法,包括为在网络的终端(102)和基站(101)之间建立的无线链路在第一工作模式(8098)和第二工作模式(8099)之间选择无线链路(111);响应于选择第一工作模式(8098):从多个预定候选值中确定第一天线加权值;以及响应于选择第二工作模式(8099):基于使用在终端(102)和基站(101)之间传送的导频信号(4021)的接收特性作为输入的计算来确定第二天线加权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确定天线加权值。本发明的各种示例具体涉及与天线加权值的确定相关联地启动不同工作模式。
背景技术
波束成形技术对于无线传输正变得日益流行。波束成形的优点之一是通过增加天线孔径而在高载波频率上发送的能力,例如超过6GHz,甚至高达60GHz以上。可以实现大带宽。波束成形的另一优点是空间复用的可用性,从而提高了频谱效率。可以提高总天线效率。
在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新无线电(NR)或5G通信系统中预见了波束成形的各种应用。
在3GPP NR的范围内,诸如用户设备(UE)和基站(BS)之类的装置应当能够以比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和长期演进(LTE)之类的现有3GPP标准高得多的无线电频率通信。除了为传统3GPP标准指定的大约1-2GHz的通信带宽之外,这种较高频率的示例在20-40GHz内。较高频率有时称为“毫米波”频率,因为波长接近与毫米相同的数量级。
当以这些高频率并由此以小波长进行通信时,每个天线元件的尺寸变得非常小。因此,对于给定物理尺寸的天线贴片(有时也称为模块或板),与对于例如1GHz调制解调器相比,有机会包括更多的用于毫米波通信的天线元件。而且,由于无线电传播损耗与频率成比例,当使用毫米波频率通信时,需要高天线增益来提供合理的系统覆盖。
总而言之,这得到发送器和/或接收器的通常实现,其中,天线贴片根据为同一数据流针对多个天线元件的天线加权而确定的特定值来组合相位阵列发送/接收,从而有效地创建发送方向性。这里,在特定方向上的天线增益通常比来自单个天线元件的增益高几个dB。根据经验,已经观察到天线元件的计数每加倍,增加6dB。发送和/或接收(通信)在天线贴片的多个天线元件上的相位相干叠加被称为波束成形。不同天线元件之间的振幅和相位关系由特定天线加权值指定,其中,每个天线加权值指示天线贴片的给定天线元件的振幅和相位。不同的天线加权值与不同的波束相关联;波束可以在方向,波束宽度等方面不同。通过改变天线加权值,或者在使用不同天线元件来形成波束之间交替,可以在不同波束之间切换(波束切换)。对于不同的方向可以获得不同的增益。
波束成形通常可以被采用来接收信号(接收波束成形)和/或用于发送信号(发送波束成形)。多天线元件的使用有时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
当使用波束成形时,波束的方向可能对链路性能具有显著影响。这是因为传输特性对于由波束限定的不同空间传播路径而变化。例如,对于沿着视线空间传播信道的传输,可以预期特别低的路径损耗。通常,指向正确方向的波束将以许多dB改善链路预算。
根据参考实施方式,典型地在高频率采用波束扫描来确定天线加权值,即以标识适当的波束。
在波束扫描中,在多个波束上依次或至少部分并行地(例如使用频分双工(FDD))发送一个或更多个导频信号;基于导频信号的接收特性,可以标识适当的波束。波束管理可以包括信令方法以支持选择适当的波束配置,或者指示需要波束切换等。波束管理可以包括用于重复波束扫描的例程以避免链路性能降低。
已经观察到,采用波束扫描需要大量的资源。由于移动性的原因,波束扫描会必须以相当高的周期性来重复;因此,控制开销很大。经常,波束管理需要连续的专用的波束扫描来搜索冗余波束。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确定天线加权值的先进技术。具体而言,需要克服或缓和至少一些上述限制和缺点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77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结构化缸体的可膨胀阴茎假体
- 下一篇:转矩工具